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農業

“網際網路+”助推現代農業發展的四個維度

發佈時間: 2016-02-19 14:00:19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劉振海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大力推進‘網際網路+’現代農業,應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資訊技術,推動農業全産業鏈改造升級。”“網際網路+”代表著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方向、新趨勢,也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徑、新方法。“網際網路+農業”是一種生産方式、産業模式與經營手段的創新,通過便利化、實時化、物聯化、智慧化等手段,對農業的生産、經營、管理、服務等農業産業鏈環節産生了深遠影響,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動力。以“網際網路+農業”為驅動,有助於發展智慧農業、精細農業、高效農業、綠色農業,提高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

  智慧農業

  當前,我國農業生産更多地依賴人力投入,誰來種田、如何種田的問題日益突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朝著智慧農業的方向發展。智慧農業體現了當代科學資訊技術在農業上的綜合應用,已經成為打破傳統農業弊端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産模式,包括農業生産智慧化、經營網路化、管理數字化和服務精準化等方面。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及智慧設備價格的大幅下降,特別是智慧設備在農業上的應用,使傳統的農業也插上了智慧的翅膀,進入了以科技、資訊等新技術為主要特點的智慧農業發展階段。利用雲計算、數據挖掘等技術對農業資訊數據進行多層次分析,並將分析指令與各種控制設備進行聯動完成農業生産、管理,不僅可以解決農業勞動力日益緊缺的問題,而且可以實現農業生産的智慧化、精準化、數字化、可控化。“網際網路+”可以滲透到耕地、播種、施肥、殺蟲、收割、存儲、育種、銷售等各環節,整合智慧農業技術體系與農村資訊服務體系,實現農業生産全過程的資訊感知、智慧決策、自動控制和精準管理,助力智慧農業的進程。比如,通過各種無線感測器,網際網路技術可以對農業生産現場的光照、溫度等資訊進行自動記錄,並將整合後的資訊反饋到網際網路核心繫統,該核心繫統就會根據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開啟或者關閉農業生産設備。

  精細農業

  當前,我國農業生産方式較為粗放,需要向精細農業轉型。精細農業包含精細種植、精細養殖和精細加工等方面,相對於傳統農業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借助科技手段進行精耕細作,獲取資源的最大節約和農業産出的最佳效益。其最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就在於能夠為農業生産提供精確、動態、科學的全方位資訊服務,實現農業的科學化與標準化,從而提高農業生産效率和農産品品質。將現代資訊技術、生物技術和工程裝備技術應用於農業生産的“精細農業”,已成為發達國家面向21世紀的現代知識農業的重要生産方式。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等指導農民運用現代資訊技術、管理方式進行農業生産,借助天氣、土壤、水資源、市場環境、市場需求等數據資訊,在育種、栽培、施肥、灌溉等多個環節按照嚴格的標準進行,既實現了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也促成了農業生産的標準化,有助於提高土地生産率、勞動生産率、資源利用率、投入産出率。比如,基於感測器形成系統的生態體系,將農田、畜牧養殖場、水産養殖基地等生産單位連接在一起,可對其間不同主體、用途的物質交換和能量迴圈關係進行系統、精密運算,實現生産管理環節的精準灌溉、施肥、施藥等。

  高效農業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品質效益不高的問題日益突出,比較效益持續下降,需要向高效農業要效益。農業生産抵禦風險能力較弱、新型農業組織發展不平衡、土地流轉不規範和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等農業發展中的難題,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而得到相應的解決或緩解。網際網路與農業的跨界融合,可以推動農産品生産、流通、加工、儲運、銷售、服務等環節的網際網路化,實現農業與二三産業交叉滲透、融合發展,打造城鄉一二三産業融合的“六次産業”新業態;可以加速推動農業産業鏈延伸、農業多功能開發、農業門類範圍拓展,實現對整個農業産業鏈的再造;可以使農業生産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農業從業者的服務更有針對性、農業生産經營的管理更加科學。借助網際網路,可以將更多現代生産要素、經營方式、發展理念引入農業,引導和支援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從而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可以打破長期以來農村資訊閉塞、城鄉資訊不對稱的局面,打破城鄉資源配置單向流動的困局,有效避免因市場供需失衡帶來經濟損失。比如,農業大數據讓農民便捷靈活地掌握天氣變化數據、市場供需數據、農作物生長數據等等,準確判斷農作物是否該施肥、澆水或打藥,避免了因自然因素造成的産量下降,提高了農業生産對自然環境風險的應對能力,使農民不再“靠天吃飯”。

  綠色農業

  當前,我國農業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長期過量施肥所形成的土壤污染及與之相伴隨的農産品品質安全,使農業生態環境亮起了“紅燈”,實現農業綠色發展和資源永續利用,是必須破解的現實難題,這就倒逼向綠色農業轉變。綠色是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所在。“網際網路+農業”可以形成集保護生態、發展生産為一體的農業生産模式,有效解決我國農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痛點。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和系統改造傳統農業生産,可以對農業發展進行專業化、科學化管理,實現要素資源優化配置、投入産出精準管理、生産高效節能減排、産品綠色安全優質。比如,借助網際網路技術,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農藥精準科學施用、農業節水灌溉,推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不僅能合理利用農業資源、減少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而且對促進農業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發展綠色農業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借助網際網路,還可以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用的農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資訊平臺,健全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産品品質安全過程監管體系,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綠色與安全”。(作者:王沛棟 河南省社科聯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