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關注

燉肉時一定要放的肉料

發佈時間: 2016-01-04 10:32:55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燉肉時一定放的肉料,大多是中藥,包括八角,幹姜,講究一點的要放豆蔻,它們不僅能使肉的味道更好,還因為它能溫中祛濕,肉類的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都很高,這類肉料都有化濕的作用,能減少肉食引發的生濕問題。

  豆蔻有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之分,它們都有芳香之氣,都可以燥濕行氣,如果細分的話,草豆蔻重在溫胃止嘔,白豆蔻重於開胃消食,肉豆蔻重在澀腸止瀉。

  燉肉的時候,花椒大料這樣的作料一般都和肉一起燉煮,為的是去除肉類的膻味兒,豆蔻如果用的話,最好不要燉煮時間過長,因為它的藥用成分是揮髮油,久燉之後會損失,所以最好在肉五成熟時再放入,味道和藥效都保全了。

  其他的諸如花椒大料幹姜香葉肉桂胡椒等等,性質都是偏溫的,而且很多是中藥,多是入脾胃經的,將它們放在肉類的烹制中,是合乎生理的。因為肉類的消化是需要身體付出成本遠比消化糧食要多得多,過食肉類最容易導致消化不良,而這些入脾胃經的,溫性的藥物或者食物,可以分擔消化的負擔,等於給參與消化的組織細胞增加能量,使肉類儘快消化掉,如果停留在體內,先是造成食積,之後就要轉化為“濕”,日久天長甚至可以變成濕重的體質,這個人不僅胖,而且外表看上去都不清爽,正好和了濕邪的粘滯特點,這也是中醫説的過食“肥甘厚味”的後果。

  如果你已經舌苔很膩很厚,還是止不住饞癮,那就多放點豆蔻吧,藥店裏就可以買到,2斤肉10克豆蔻的配比,而且吃肉時儘量別與冷飲同食,因為消化肉類的生物酶,要到食物捂熱到與體溫相等的36攝氏度時才啟動,飲冷為伴的肉類,只能再次增加消化肉類時的身體負擔。(佟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