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訂餐平臺規範還需多方發力
發佈時間: 2015-11-18 17:07:42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外賣APP成為大眾喜愛的訂餐方式,但近期有媒體報道稱,訂餐平臺上的“黑餐館”令人擔憂,許多餐館衛生環境差,涉嫌無證經營。報道指出,“美團網”和“餓了麼”等外賣平臺均涉其中。
因為網路移動終端的便利、普及面廣,網上訂餐服務倍受歡迎。在手機應用商店裏,外賣APP多達五六十款,打開APP,簡單的操作後便可享受到便捷實惠的午餐。而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流密集場所或上下班途中,沿途分發外賣傳單的情景則隨處可見,既有實體快餐店,也包括如“餓了麼”“美團外賣”等網路快餐宣傳單。這些手機APP均以線上快餐為主,掃描宣傳單上二維碼就可以獲取平臺資訊,有些平臺還推出新用戶首次點餐只要一分錢及其他打折或免費贈送的服務。
網路訂餐在當前城市高速發展的快節奏生活中,利用自身“網際網路+快遞”的形式,滿足了人們在工作環境中的飲食需求。但隨著這些網路快餐平臺的迅速擴張,許多平臺注重佔領市場,對加入平臺的商家無法做到嚴格審查,以致快餐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嚴峻。
就此,訂餐平臺“美團網”及“餓了麼”有關工作人員稱,如果商家要加入平臺,必須提供營業執照和食品特許流通證,然後按其加盟的程式做好註冊、證件傳輸等相關工作。一名大型網購平臺的客服人員也表示,如果入駐的商家售賣假冒偽劣商品,網購平臺會承擔相關責任,並對情節嚴重的店舖採取直接關停的處理措施。
事實真是如此嗎?諸多調查顯示,這些線上餐飲店有的不存在實體店舖、有的衛生環境臟亂、有的則沒有或者缺少相關餐飲許可證等。例如有調查發現,在一家門外放置“本店已加盟‘餓了麼’”告示牌的餐館後廚,各類食材隨意擺放,灶上油污橫流,地下放著垃圾桶,看起來觸目驚心。很難想像我們平常所吃的快餐,洗、切、煮、炒以及打包等所有流程都是在這種環境下完成的。
食品加工相關規定要求,製作盒飯必須要有粗加工場所、食具洗消場所、噴淋場所和倉庫等功能分區,以保障食品加工過程中的衛生達標。而在我國從事食品生産或食品流通和餐飲服務等食品經營活動,都必須遵守《食品安全法》。食品的加工生産,從原材料的儲藏運輸,到製作成熟食及端上餐桌的過程中,各個環節都存在著品質的損壞及污染,因此保鮮消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事實上,怎樣杜絕生産出不安全的食品、怎樣防止食品在運輸途中出現問題、從業人員有沒有健康證、有沒有生産許可證、有沒有相應的實體店、後廚能否經得起非疫情檢查等,都是網路餐飲監管目前沒有覆蓋到的盲區。
更為憂心的是,很多消費者在網上點餐時,大多只關注食物的照片及餐飲店的評價,很少有人會刻意查看商家的營業執照等是否符合食品加工要求,且即便快遞送來的外賣食物口味不盡如人意或存在衛生問題,大多數消費者只是選擇換另一家餐廳,而不會進行投訴或維權。
法律人士表示,網路食品經營過程中若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消費者多會因未索取消費憑證很難得到賠償,加之交易的虛擬性、隱蔽性和不確定性,使消費者承擔了不必要的購買風險。有時還存在食品價值低而維權成本高等問題,導致消費者合法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食品安全法》第62條明確規定,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發現入網食品經營者有違反規定行為的,應當立即制止,並立即報告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如發現嚴重違法行為的,應當立即停止提供網路交易平臺服務。
從這方面而言,以網路為平臺的外賣快餐要想長期經營,就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自身在餐飲店準入方面的原則,一旦出現消費者投訴及其他食品安全問題,不僅要追究線下食品加工場地的責任,第三方網路平臺也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而廣大的消費者則更需要在提高維權意識的同時,提高自身對食品安全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