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養生

立冬進補勿過度

發佈時間: 2015-11-13 10:40:45   |  來源: 南方日報   |  責任編輯: 劉振海

  

四季養生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在北方意味著要正式進入冬季。雖然立冬當天廣州市民開玩笑説千萬別中暑,不過,隨著細雨送涼,這幾日氣溫有了逐漸下降的趨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世家鄧聰認為,立冬的特徵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蜇蟲伏藏。此時由於地表還貯存一定的熱量,故一般不會太冷,但氣溫逐漸下降。這段時間的養生,要注意去寒就溫,守護陽氣。

  起居宜早睡晚起

  鄧聰認為,立冬防病的避寒並不僅僅是要做好保暖,還要注意祛除身體的寒氣。特別是原本就體內陽氣不足,容易畏寒怕冷的人。首先,衣著應注意薄厚適度。衣著過少過薄易感受寒邪而耗損陽氣;衣著過多過厚則使人體腠理開泄,陽氣不得潛藏,寒邪也會易於侵入。其次,多到戶外曬太陽,中醫認為太陽屬“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冬季自然界處於“陰盛陽衰”,常曬太陽可起到壯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

  《黃帝內經》曰:“冬三月,此謂閉……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溫……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按照中醫“天人相應”的養生原則,立冬之起居、情志、運動,均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

  在起居方面,宜早睡晚起,不要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機能。早睡可養人體陽氣,晚起能養人體陰氣,但晚起並非賴床不起,而應乙太陽升起的時間為度。對於上班族“晚起”可能很困難,但可儘量早睡,不熬夜。

  在活動方面,應以靜態運動為主,養陽氣,使陽氣潛藏,可選擇太極拳、八段錦、散步等。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為佳,不宜過度運動,避免大汗出而使陽氣外泄。鍛鍊的時間最好選擇在陽光充足的時段,一般早晨10點左右,或下午2點左右。

  飲食宜適當進補

  冬天是腎主令之時,腎主閉藏,元陽根于腎。因此,此時飲食養生宜適當進補,以養陽、藏陽,補腎藏精,促使體內陽氣的升發。

  鄧聰建議,這個時節,一方面,宜多食些有禦寒功能的食物,進行益補和調養。如羊肉、牛肉、雞肉、烏雞、甲魚、鴿子、蝦、鵪鶉、糯米、板栗、韭菜等,這些食物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産生熱量多,可溫中暖下、補氣生血,禦寒效果較好。另一方面,可多食養腎食材。腎陽虛者,可多食山藥、芡實、黑豆、胡桃、鹿茸、海馬、杜仲、肉蓯蓉等;腎陰虛者,可多食海參、芝麻、枸杞子、桑椹、何首烏、銀耳等。

  需要特別指出,市民立冬“進補”要科學,因人、因地施膳,辨證進補,最好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不要過分誇大食補、藥補的功效,還應避免誤用不適當的食材。如素體脾胃虛弱之人,食用過滋膩的食材,容易出現胃脹、口苦口臭等消化不良的症狀;又如地處長江以南的廣州,立冬的氣溫較西北地區要溫和得多,此時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食材為主,不宜過度溫熱辛辣。

  同時,由於高熱量食材攝入增多,要注意多食新鮮蔬果,如青菜、馬鈴薯、豆腐、豆漿、橙子、蘋果等,以避免維生素缺乏,出現口腔潰瘍、舌唇乾燥、牙齦腫痛或出血、便秘等現象。此外,白蘿蔔也是不錯的選擇,立冬後人體的消化功能相對增強,進食增多,容易産生內熱,此時進食白蘿蔔,具有清熱化痰,消積除脹的作用。故有“冬吃蘿蔔”的説法。

  立冬養生食譜

  ■連結

  根據以上立冬養生原則,專家為我們推薦了兩款適時的養生食譜:

  ◎羊肉粥

  【材料】羊肉4兩,龍眼肉15g,粘米適量,幼鹽少許。

  【方法】新鮮羊肉斬件,放入沸水中煮5分鐘左右,撈起,用清水洗凈,備用;龍眼肉清水洗凈,備用。粘米用清水淘洗乾淨,放入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開,然後放入羊肉和龍眼肉,改中火繼續煲至粘米開花成稀粥,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有健脾開胃、補益氣血的作用。適用於身體虛弱、氣血不足、惡寒怕冷、精神不振、腰膝酸軟等。

  【禁忌】感冒發熱不宜食用。

  ◎阿膠燉水鴨

  【材料】阿膠30g,水鴨1隻,陳皮1角,幼鹽少許。

  【方法】水鴨宰洗乾淨,去毛,去內臟,放入開水中煮5分鐘左右,撈起,瀝幹水,備用;阿膠打碎,備用;陳皮清水洗凈,備用。將水鴨和陳皮放入燉盅內,加入適量清水,蓋上燉盅蓋,放入鍋內,隔水燉4小時左右,取出水鴨(斬件上碟做菜)和陳皮,放入阿膠,繼續加火燉融阿膠,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有補血養顏、滋陰補益的作用。適用於血虛、面色萎黃、精神不振、頭暈目眩、虛不受補、婦女月經不調、月經過多等。

  【禁忌】腹瀉之人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