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糖尿病腎病 注意早期4大信號
發佈時間: 2015-10-30 14:34:48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慢性高血糖會帶來全身多系統並發癥,其中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的重要並發癥。近日,在清華長庚醫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系列講座中,腎內科醫師王煒表示,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併慢性腎臟病的比例可高達64%。糖尿病腎病是導致腎功能衰竭的常見原因,在早期階段通過嚴格控制血糖與綜合干預,可防止或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展。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腎臟內科王煒醫師為居民進行健康講座
糖尿病腎病是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腎臟損害,病變可累及全腎,包括:腎小球、腎小管腎間質、腎血管等。早期多表現為尿中出現微量白蛋白,病友多無明顯症狀,因此糖尿病腎病又被稱為無聲殺手,如果在早期能夠及時發現,積極干預可延緩,甚至逆轉其病程進展。2型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均會顯著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是糖尿病腎病終末期的主要死亡原因。糖尿病腎病終末期可導致腎功能衰竭、尿毒症,只能依靠透析或腎移植治療,因長期疾病困擾,生活品質差,常導致患者精神壓力增大。
糖尿病腎病的4大早期信號
信號1: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腎損傷的標誌
對於早期糖尿病腎病,推薦檢測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是目前公認發現尿微量白蛋白最有效的篩查方法。此外,劇烈運動、感染、發熱、懷孕、心力衰竭、超高血糖、超高血壓、尿路感染等都可能對結果産生影響,應避免在上述條件下行尿蛋白檢測。隨著尿蛋白量的增多,血白蛋白下降,患者可能會出現尿中泡沫增多、眼瞼及雙下肢水腫等症狀,此時應到醫院及時化驗尿液。此外,對於無症狀的糖尿病患者,也應每年進行尿蛋白的篩查檢測,以期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
信號2:視物模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均屬於糖尿病的小血管並發癥,兩者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大部分糖尿病腎病患者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因此,若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需警惕糖尿病腎病的可能。如果出現視物模糊的症狀,應及早就診眼科,行眼底鏡檢查。
信號3:腎功能異常,血肌酐升高部分糖尿病腎病患者無尿白蛋白異常,糖尿病對腎臟的損害表現為腎功能異常。肌酐、尿素氮等檢測指標可部分反映腎臟功能,但受影響因素較多,如劇烈運動、飲食、肌肉容積等。應用血清肌酐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e-GFR是評估腎功能最好的方法。
信號4:腎小管功能受損近年研究發現,腎小管損傷在糖尿病腎病早期即可出現,可表現為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等。通過檢查腎小管功能,也可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患者需綜合治療
糖尿病腎病患者運動應從低強度、低運動量開始,以中、低強度運動為主;避免憋氣動作或高強度的運動;可選擇散步、打太極拳、爬樓梯、跳舞、騎自行車等方式。建議每週5次,每次30分鐘。運動過程中防止血壓過度升高、警惕低血糖。
飲食方式:1.控制總熱量、低脂、低嘌呤飲食。2.限制食鹽:建議每日在6克以內(大約1小勺)。3.適當限制鉀和蛋白質的攝入:若已合併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應限制香蕉、紅豆、沙丁魚等富含鉀的食物;蛋白質攝入限制在每天每公斤體重0.8克,以優質蛋白為主,首選牛奶、雞蛋,其次選擇魚和肉類,限制攝入劣質蛋白即植物蛋白,如豆類及豆製品。4.充足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注意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鋅、鈣、鐵的攝入。
避免長期服用腎毒性藥物:止痛藥、偏方、美白化粧品、減肥藥等。如有長期慢性疼痛,如背痛、關節炎,遵醫囑服用止痛藥物,避免腎臟損傷。
制定降糖目標控制血壓和血脂
根據病情不同確定個體化的控糖目標,一般情況下控制目標為:糖化血紅蛋白<7.0%,空腹血糖7.0mmol/L左右,餐後2小時血糖10mmol/L左右。
若合併尿蛋白陽性,推薦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老年人可適當放寬標準到140/90mmHg以下。若合併高脂血症,應及時糾正血脂紊亂。
糖尿病腎病患者可通過以下三種方法進行檢測:1.自我監測血糖、血壓。2.對於1型糖尿病超過5年,2型糖尿病診斷時,應檢查尿常規+沉渣、尿蛋白(ACR)、腎功能(血肌酐、e-GFR)、眼底、血脂、血尿酸、腎小管功能。此後每年均應復查上述指標。3.必要時行腎臟超聲、腎動脈超聲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