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唐山市第五醫院“六姐妹”護理組
發佈時間: 2015-10-29 14:56:01 | 來源: 環渤海新聞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第二代護理組接班
把“六姐妹”精神發揚光大
寒來暑往,斗轉星移。2005年,“六姐妹”護理組進行了新老更替,第二代“六姐妹”接過了愛心的旗幟,護理組也由男病區轉到重症女病區。第二代“六姐妹”由組長雷紅敏,成員徐廣煥、王東新、裴永珍、李晶、劉雅書組成。她們始終堅守第一代“六姐妹”護理組的信念、執著、熱情和幹勁,繼續奉獻青春和熱情。
組長雷紅敏處處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患者情緒低落,她會親自開導;患者不吃飯,她會親自去喂。沒有人記得她奉獻了多少業餘時間,也沒有人統計過她為患者捐出過多少物品。
病區有10多名住了10年以上的老患者,有的是孤兒,有的被親人遺棄,有的親人無暇照料。曾有一名姓岑的患者,住院20多年,生活不能自理,身體極度消瘦,吃喝拉撒都由姐妹們負責。雷紅敏每天都要提前上班幫患者洗漱、喂飯。下班後,她仍放心不下,常常吃過晚飯還要到病房查看。患者不能長時間站立洗澡,她特地買來大盆,讓患者坐在盆裏洗浴。患者指甲鈣化,影響穿鞋、走路,她帶領護士們打來溫水,反覆為其泡至指甲軟化,再用剪刀為其修甲。這種無微不至的關懷一做就是5年多。
“六姐妹”無時無刻不把患者當作親人。一名“三無”患者,因智商低不能進行正常交流,解不出大便也不會表達。裴永珍發現患者一遍遍往廁所跑,且表情痛苦,身上散發著臭味,意識到患者便秘,她戴上手套,毫不猶豫地幫患者摳出了幹結的大便。旁邊的患者感動得哭了,説:“你們真偉大,有些兒女都做不到的事情,你們做到了。”
第三代護理組繼續前行
用創新精神詮釋職責
2010年,“六姐妹”護理組更新為清一色的80後。她們是組長王磊,成員佟艷靖、王鳳傑、吳卓、艾麗、段錚。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面對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毅然決然選擇了單調繁瑣、又有風險的精神科護理工作,並接過傳承和發揚“六姐妹”精神的重任,將愛心傳遞。
有一次,一名從東北來唐探親的患者,因生活瑣事,引發精神失常而入院。“六姐妹”中的王鳳傑像對待親姐妹一樣,給患者洗澡、喂飯、喂藥,還被抓傷了手指。但小王沒有抱怨,一如既往,有空就找患者談心、做心理疏導。患者病情逐漸好轉,很過意不去,知道王鳳傑10月份結婚,出院時非要送禮物,被小王婉言謝絕了。回到家鄉後,患者還是唸唸不忘,寫信表達對小王的祝福。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溫暖的回報。一次,佟艷靖在護理躁動患者時,被患者飛起一腳踹在小腹上,踉蹌著倒退幾步跌倒在地,疼得直不起腰來,堅持到下班後才到外院檢查,結果是膀胱損傷。像這樣的危險,姐妹們都曾經歷過。然而看到病人在她們的照料下日益好轉,這種快樂讓所有的傷痛都煙消雲散。
作為年輕一代的“六姐妹”,在做好服務的同時,她們更注重護理創新,先後推出了愛心互助小組、美容美發護理、聊天護理、層次護理等舉措,並在全院推廣。
層次護理與普通護理不同,更注重安全的管理。她們首先制定了一套嚴密的風險評估方法,通過評估,將患者分為高危、重點和普通三個層次,並用紅蘋果、綠蘋果作為標記,有效保障了護理安全。
新入院患者李某,被評估為高危患者。吳卓接班後,將她作為護理重點密切關注。淩晨4點,吳卓隱隱約約聽到嘆息聲,循聲仔細搜尋,發現患者捂著胸口嘆息,一測脈搏128次/分。吳卓立即通知值班大夫處理,並守在患者床旁密切觀察。患者需要轉院,吳卓不顧疲勞護送患者,安頓好患者回到醫院後,早已過了下班時間。
患者張某經親人探視後,情緒發生變化,“六姐妹”對患者重新進行風險評估,對症護理,由胸前佩戴的綠蘋果改為紅蘋果,直到患者病情穩定後,又重新換成綠蘋果。這位患者康復後,送來了兩大筐蘋果,分發給了住院患者,她説:“蘋果在我的生命中具有不一樣的意義。”
三十載雨雪風霜,寒暑更疊,三十載春華秋實,歲月風塵,一代又一代的“六姐妹”,憑著肩負的使命和責任,薪火相傳,一路前行,用愛心和奉獻為精神障礙患者送去一片綠蔭、撐起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