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養生拒絕“秋乏”“秋燥”“秋膘”
發佈時間: 2015-10-26 15:45:35 | 來源: 錢江晚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秋季,涼爽的天氣雖然讓人舒心,但如果保養不當也會帶來很多煩惱。“秋乏”、“秋燥”、“秋膘”是常見的秋季問題。筆者特地走訪了臨安中醫院的醫生,了解如何應對“秋乏”、“秋燥”、“秋膘”。
秋乏
進入秋天,舒心的天氣,一些人卻不怎麼舒心,仍舊感到昏昏欲睡,即使夜間睡眠很充足,白天仍覺得倦怠無力,精神萎靡。這種現象被稱為“秋乏”。
在傳統中醫看來,秋乏是由於人體在夏季消耗了太多的氣血、體力和津液。在秋季氣血、津液供應不足,加上秋季以燥邪致病為主,易傷津液,從而出現易疲勞、口乾舌燥、睡眠品質差等症狀。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與調整,秋乏現象會自然而然地消除,但為了不影響日常的工作和學習,還是要積極避免“秋乏”情況。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建議市民改掉夏季晚睡的習慣,儘量10點前睡覺,中午可以適當的午睡,補充體力,但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半小時為宜,午睡時間太長還會攪亂生物時鐘,影響到晚上睡覺的規律。其次,調整飲食,飲食宜清淡,避免油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許醫生説:“藥食同源,秋季養生主要是補陰,多吃百合、蓮子、山藥、銀耳、芝麻、豆漿、蜂蜜等食物。”第三,適當的體育鍛鍊,比如散步、做操、爬山等。許醫生特別提醒大家,要選擇比較平緩的運動,不宜太出汗。
許醫生告訴筆者,有些疾病不如高血壓病、頸椎病、肺炎、心臟疾病等也會有乏力疲勞的症狀,往往被誤認為是秋乏,而耽誤治療,像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後也容易感到慢性疲勞、乏力,但由於反應不明顯,因此容易被忽略。市民要注意加以鑒別,有這些疾病史的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
秋燥
這個時節,不少人會有頭痛無汗、口乾咽燥、皮膚乾燥粗糙、毛髮乾枯不榮、大便秘結等一系列惱人的症狀,這些現象就是典型的中“秋燥”。秋燥又分為“溫燥”和“涼燥”,前者見於初秋天氣尚熱或久晴無雨的時候;後者則開始於深秋天氣轉涼之時。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等症狀,並傷及人體肺部,也就是中醫所説的“燥邪”。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
避免“秋燥”就要注意飲食的調養,“清潤”為宜。臨安中醫院的許醫師建議多吃些蘿蔔、麥冬、藕、百合、銀耳、梨、柿子、香蕉、冬瓜等,這些食物具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功效。少吃或儘量不吃燥熱傷津的食物,如蝦、蟹、辣椒、榴蓮等。另外,還要注意補充水分。要特別注意科學飲水,飲水要少量、多次。許醫生還建議,可以塗抹適合自己膚質的護膚用品,保護皮膚。
秋膘
天氣轉涼,入秋後的食物更加豐富,人的食欲明顯比夏季好,不少市民發現自己長胖了。秋季是人容易長脂肪的季節。許醫生説:“為了迎接寒冷的冬季的到來,人體會積極地儲存禦寒的脂肪。”氣溫變化,秋季人體的基礎代謝率就會比夏季有所降低。加之多數人在入秋後更喜歡安靜地休息而不願意參加有體力消耗的活動,使身體在同等條件下,能量更易在體內蓄積成脂肪,形成秋膘。
對於秋膘,有人歡喜有人憂。民間有秋冬進補的説法,不少市民會利用秋季開始進補。但是要注意大量食補品,會驟然加重脾胃負擔,使長期處於疲弱的消化器官不能一下承受,導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亂,出現胸悶、腹脹、厭食、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許醫生建議,不要過多食用溫熱的食物或藥物,如羊肉、狗肉、人參、鹿茸、肉桂等,否則極易加重秋燥,可以多吃紅棗、山藥、栗子、羊肉、蓮藕等。而想要保持身材的人則不希望秋膘貼上身。
許醫生説:“防止秋膘貼上身就要注意飲食的調節。”多吃一些低熱量的食物,如赤小豆、薏米、海帶、蘑菇等等。許醫生指出:“雖然秋季提倡清淡的飲食結構,但也不能太清淡,還是要注意蛋白質的補充,注意膳食平衡,可以多吃五穀雜糧。另外,運動也是避免秋膘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