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腎病

“腎虛”與“腎病”是兩碼事 有病要早治 沒病別亂補

發佈時間: 2015-08-17 12:29:45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經常有人認為自己“腎虛”而到腎內科門診就診,但是相關檢查顯示其沒有腎病。也有一些病人,本身有“腎病”,但一直按“腎虛”治療,以致延誤了“腎病”的治療。到底“腎病”和“腎虛”是什麼關係?

  北大人民醫院腎內科副主任醫師燕宇表示,首先要明確的是,中醫所説的“腎”與西醫所説的“腎”是有區別的。西醫的“腎”只是一個器官,而中醫的“腎”不完全是指腎臟器官,而是對一類生理功能的概括,幾乎涵蓋了西醫學中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泌尿系統、運動骨骼系統、呼吸系統的諸多環節。

  中醫的“腎虛”與西醫的“腎病”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腎虛”是中醫辨證産生的概念,而不是疾病的名稱,很多系統的疾病,從廣義上講都可能歸為“腎虛”。而西醫的“腎病”僅指腎臟器官的疾病和損傷,包括腎炎、腎病綜合徵、腎小管間質疾病、腎血管疾病、腎衰竭等內科性腎臟實質疾病,也包括腎臟結石、感染、腫瘤、創傷等外科性疾病。

  從臨床症狀看,“腎虛”常見表現如腰膝酸痛,畏寒肢冷,失眠多夢,潮熱盜汗,陽痿,不孕,浮腫,小便頻數,余瀝不盡,遺尿失禁,發脫齒搖,健忘耳聾,動作遲緩等。“腎病”常見的臨床表現多為尿液異常(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腫,尿量異常,夜尿增多,伴或不伴高血壓,腎功能減退等。

  “腎病”最常見的表現是尿液異常。通過尿常規檢查可以很容易地發現血尿、蛋白尿。因此建議體檢時均應做尿常規檢查。“腎病”另一個最常見的症狀是水腫,多發生於眼瞼部位,以晨起為著;還可見於下肢,在長期臥床的病人還可見於腰骶部等下垂部位,多為可凹性水腫(即用手指按壓後出現不易恢復的皮膚凹陷),以夜晚為著。“腎病”尿量的改變還包括夜尿增多。

  各種腎臟病的進展會導致腎衰竭,患者早期可沒有任何自覺症狀,但隨著血肌酐水準的升高和腎小球濾過率的下降,會逐漸出現納差、噁心、嘔吐等消化系統症狀;乏力、面色蒼白、心慌、氣短等貧血症狀;胸悶、憋氣、喘憋、不能平臥、血壓進行性升高等心血管系統症;還可以出現皮膚瘙癢、手足感覺異常、骨痛、易發生骨折、感染等情況。

  通過上述介紹可以看出,中醫的“腎”和西醫的“腎”是不同的,“腎虛”也不等於“腎病”,但兩者之間又存在交叉。“腎病”可能是中醫“腎虛”的表現,也可能不是。同樣,“腎虛”者可能有“腎病”,但是更多的並不是“腎病”。

  因此,希望大家能夠正確地認識“腎虛”和“腎病”這兩個概念,出現上述“腎病”症狀時能夠及時就診,以便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腎病”,減少腎衰竭的發生,切不可隨意“補腎”。同時對於沒有“腎病”症狀的所謂“腎虛”人群,也不必總是懷疑自己有“腎病”而給個人和家庭帶來不必要的物質和精神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