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滾動新聞

夏天泌尿系統結石高發 當心結石堵塞“下水道”

發佈時間: 2015-05-12 11:20:45   |  來源: 南方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夏季是泌尿系統結石的高發季節。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郭正輝教授介紹,5%-1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發生過1次尿路結石,我國尿路結石的發病率為1%-5%,而南方地區由於地域氣候等因素高達5%-10%。

  尿石症有什麼症狀?郭正輝教授解釋,尿石症可以分為上尿路結石和下尿路結石,上尿路結石會有血尿、腰部疼痛等症狀,下尿路結石會有尿頻尿急尿痛、血尿、排尿不暢等。

  與飲食不慎密切相關

  預防尿路結石,不但需要注意自身的代謝性疾病,還要重視日常的生活習慣,郭正輝強調,特別是飲食,和“下水道”健康息息相關,郭正輝教授提醒,三類高發的結石都是和飲食不當有關。

  一個是草酸鈣結石,這佔結石的80%以上,飲食上需要少吃富含草酸的食物,同時需要適當控制飲用濃茶水和維生素C的補充;其次是磷酸鈣、磷酸鎂銨結石和尿酸結石,約佔結石的5%-10%,磷酸鈣和磷酸鎂銨結石多是感染後形成的結石,而鹼性尿易形成磷酸銨鎂結石,飲食上宜低磷酸鈣飲食並宜食酸性食物,而尿酸結石的患者,則應少吃産生嘌呤的食品如動物內臟、海鮮、牛羊肉、煲湯、果仁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性質結石的形成,與患者長年累月過量攝入某一類食物密切相關。郭正輝提醒,要預防結石的發生,在日常飲食中不能因為某種食物好吃就“情有獨鍾”,必須合理均衡飲食。即使檢查出身體缺乏某種營養素需要某種食物來補充時,也不宜經常性大量進食,因為消化吸收不了就會給“長石頭”創造了空間。

  高蛋白飲食增加尿石症風險

  郭正輝教授指出,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蛋白質攝入過多,而尿石症發展過程及流行病學研究均證實,尿石症的形成與蛋白質的攝入有密切的關係,食入過多的動物蛋白,如:豬肉、牛肉等,可導致尿液中鈣和尿酸含量增加及枸櫞酸鹽的減少。尿鈣和尿酸是形成尿路結石的物質基礎,而枸櫞酸鹽是一種尿石的抑制物質,其含量減少進一步增加尿結石形成的的危險。

  所以,預防結石應該合理飲食,佳肴雖好,不可貪食,避免給石頭創造機會。

  飲水少是主因

  有些人會覺得喝的水質較硬,含礦物質較多,易得尿石症。郭正輝説:“這種説法在民間很普遍,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確”。水可以分為軟水和硬水,鈣鎂離子含量高的是硬水。國外研究顯示與軟水相比,硬水能顯著性提高尿鈣濃度,而作為結石的保護因素,檸檬酸鹽的比例下降,因此增加了患尿石症的風險。但是也有學者研究認為,居住在軟水和硬水地區居民醫生中腎結石發生總數相似,也沒發現水的硬度和尿草酸鹽或尿酸的排泄變化間有明顯相關性。由此看來,由於研究普遍認為水的硬度是通過影響尿液成分及尿液的飽和程度從而影響結石發病的,雖然尚無明確有力的證據表明硬水會導致結石風險增加,但這種可能性仍然存在。

  郭正輝提醒,夏天到了,由於大量出汗、喝水少,尿液濃縮使晶體過飽和,促進晶體沉澱形成,加上夏季暴露于陽光下時間長,紫外線照射皮膚有助於體內維生素D和維生素A合成增多,維生素D和維生素A可促進小腸吸收鈣離子,尿液中排泄鈣增多,尿內結石物質易産生結晶核,使結石的發生率大大增加。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