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告別以藥養醫 縣級醫院從精細化管理中“擠”效益

發佈時間: 2015-05-04 10:54:16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讓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本位,破除以藥養醫是關鍵。2014年,中國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縣市已擴大到1363個,2400多個縣級公立醫院取消了藥品加成政策。但是在新的補償機制還在完善、調整、適應的這段日子裏,縣級公立醫院如何“養活”自己現下也是個大問題。近日,在第二屆中國縣域衛生發展論壇,記者採訪了一些縣級公立醫院的院長,聽聽他們是如何做的。

  江陰市人民醫院院長張華對記者説,取消以藥養醫,對該院來説沒有太大影響,甚至還有獲益。江陰市實行的是“721”政策,取消藥品加成部分的收入,對於全市所有醫院平均來説,將有70%通過適度調高手術費、治療費、護理費、診查費的收費標準進行補償,20%通過政府財政進行補助,10%通過各個醫院提升管理水準來消化。“由於我們醫院的門診量、手術量等高於全市醫院平均水準,通過服務費價格的提升,可以達到90%的彌補率。再加上政府財政20%補貼到位的話,總體上是可以盈利的。”張華説。

  如何提高管理水準來彌補收入呢?這就要求醫院在管理上必須創新!從精細化管理中“擠”出效益。

  昆山市中醫醫院院長馮全林介紹説,該院通過“銀醫一卡通”,門診流程再造,1樓收費窗口從12個減到3個,60%-70%的掛號和55%的繳費可以通過60台掛號繳費機自助實現,這樣做讓醫院的業務量每年可以增長15%。另外,在日常支出項目上,水、電、氣、車全部外包,支出沒有增長,還在往下降。

  紹興市第二醫院院長葛孟華介紹,該院則通過藥品、物資的供應鏈管理,增加服務量,開展技術含量高的新項目,實現運營成本的下降。

  江蘇常熟市第一人民醫院是最早一批推行藥品零差價的醫院之一,該院院長陳波介紹,在醫保農保這塊蛋糕上,醫院通過控藥、控耗材、控不合理檢查等手段,用過硬的醫療服務能力,降低轉診率,這樣可以拿到醫保部門年終補貼,除了穩定了收入,去年還還了兩千多萬的貸款。

  我們看到這些縣級公立醫院從管理創新中擠出了效益,緩解了運作上的經濟壓力。但是,醫改要讓病人、醫護人員、政府都滿意,確實不容易。張華説,“在江陰市人民醫院,本來計劃是2000張床位,需要3200名職工,現在確實2200張床位,卻只有2300多職工。1個職工幹了3個人的活,絕大多數醫院都是這樣。”這樣高強度的勞動,怎樣提高醫護人員的待遇,“無米之炊”也實在是讓院長們很難。而對於醫聯體內鄉鎮衛生院的幫扶發展,如果一直讓牽頭醫院貼錢貼人,醫院也不情願。所以靠醫院自身優化管理“擠”出效益固然重要,政府繼續加大財政投入更是重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