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未必與腎有關
發佈時間: 2015-05-03 10:20:16 | 來源: 大連新聞網 | 責任編輯: 郭洪濤
“瞧你整天精神不振,不會是腎虛了吧?”“我這幾天腰酸背痛,可能是腎虛。”日常生活中,當人們提及“腎虛”時,或戲謔玩笑,或一知半解,更有甚者懷疑自己“腎虛”後,立即到醫院要求做腎功能化驗,但檢查結果往往是正常的。
事實上,這是傳統中醫學和現代西醫學的概念混淆所致。腎虛,一般人認為,就是現代西醫學的“腎臟功能不好”。其實,中醫“腎虛”中的“腎”,並非單純是西醫解剖學上的位於腰部脊柱兩旁、左右各一的具體臟器。
“腎虛”是一系列疾病的統稱,有了“腎虛”並非就一定是腎臟有問題。最好到正規醫院進行一系列檢查,作出明確診斷,再作進一步治療。除了檢查腎臟,還應該留意睪丸、前列腺、卵巢或子宮等。
中醫認為,人體的腎陰、腎陽相互依存、促進、制約,如果這一生理平衡遭到破壞,就會形成腎的陰陽偏盛或偏衰的病理變化,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説的腎虛。腎虛分為腎陰虛和腎陽虛,腎陽虛多因年老腎虧,或先天不足,或房事過度,或內臟久病、陽氣不足等導致腎陽虛衰引起,主要表現為腰膝酸軟而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為甚)、頭目眩暈、精神萎靡、面色蒼白、舌淡苔白等。
腎陰虛,多因久病陰液虧損而累及腎陰致虛,有的是先天稟賦不足,有的是過服溫燥祛陰的食物等所致,表現為腰膝酸痛、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舌紅少津、脈細數、眩暈耳鳴、失眠多夢,男性出現陽強易舉、遺精早泄,女性則經少、閉經等。
男性出現腎陽虛較多,但也應注意到,很多中老年人因過分追求補陽、食用過多補陽藥導致腎陰虛火旺的病例也越來越常見。女性腎陰虛較多,並且較早出現,但是更年期前後陰陽兩虛伴有氣鬱的更常見一些。
對於腎虛的治療,中醫強調整體治療,可以採用藥療(內服、外敷)、食療(飲食調理)、針灸、推拿等眾多方法,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