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也能引發青光眼
發佈時間: 2015-04-30 10:29:15 | 來源: 健康報網 | 責任編輯: 郭洪濤
糖尿病是一組以血糖升高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長期血糖升高會損傷血管,因此只要是有血管存在的組織,如果血糖長時間得不到良好控制,就會産生相應的並發癥,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胃腸疾病、糖尿病足等。
視網膜是神經組織的一部分,是大腦組織在顱腦外的延伸。視網膜是把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的重要組織,在信號轉導和傳遞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因此血管組織十分豐富。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準控制不良時,會損傷視網膜中的血管,造成視網膜供血供氧不足,視網膜中的血管組織就會産生誘導新生血管的細胞因子,即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眼內會誘導視網膜和虹膜新生血管的産生,當虹膜新生血管延伸到了房角,就會堵塞眼內房水的流出通道,導致眼壓升高,造成青光眼,由於這種青光眼是新生血管堵塞房角造成的,因此稱之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解決缺血缺氧是治療關鍵
糖尿病導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根本原因是糖尿病造成視網膜血管損傷,視網膜缺血缺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誘導新生血管的産生造成的,因此解決視網膜的缺血缺氧是治療此類青光眼的關鍵。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根據病程發展分為三期:青光眼前期、青光眼開角期和青光眼閉角期。
青光眼前期是指虹膜和房角已經發現新生血管,但眼壓還未明顯升高的時期,此時如果能夠及時完成全視網膜光凝,降低視網膜的耗氧需求,虹膜和房角的新生血管會逐步消退。
青光眼開角期是指新生血管已經覆蓋房角小梁網,眼壓明顯升高。這一時期如果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全視網膜光凝,部分患者新生血管可能會消退,眼壓下降,青光眼得到控制。部分患者由於眼壓較高不能夠完成全視網膜光凝,可以先球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抗體,促使房角新生血管消退後再行全視網膜光凝。如果患者就診時較晚,房角的新生血管收縮,導致虹膜根部和小梁網粘連,這就到了閉角期。
青光眼閉角期患者通常眼壓較高,因此需要儘快降低眼壓,否則高眼壓會導致視神經萎縮造成失明。在青光眼閉角期,如果患者還有視力,需要儘快球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抗體,同時完成抗青光眼手術,在眼壓控制穩定後,再行全視網膜光凝以降低視網膜的耗氧量,去除産生新生血管的根本因素。對於已經沒有視力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療的目的以解除患者疼痛為主。
疾病早期常無視野改變
從嚴格的青光眼診斷意義上來講,特徵性的視野改變是青光眼診斷的金標準。神經節細胞損傷後,其感受光的能力下降,表現為視野的缺失。但是目前的檢查技術還不能達到檢測視網膜中每個神經節細胞的功能水準,同時每個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有自己的感受野,也就是感受光的範圍,而相鄰細胞的感受野是有重疊的,因此當一個神經節細胞損傷後,這個細胞所涉及的感受野可能會被相鄰細胞所代替,所以在視野檢查中並不一定能夠檢查出來。
有研究表明,青光眼導致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損傷40%後才會出現視野的改變,也就是説,目前的視野檢查並不是青光眼最理想的早期檢測手段。
小貼示
視野檢查時該注意什麼
視野檢查是一種心理物理學檢查,檢查時需要患者的配合,若注意力不集中等都會對檢查結果造成影響。為了獲得一個可信的視野結果,檢查前一天患者要注意休息。檢查時患者一定要時刻盯住視野計中心的注視目標,這是一個十字游標,眼球不能上下左右轉動。用余光去觀察是否有像星星閃過的亮點,只要看到了,就要按壓手中的按鈕,表示看到了。這個亮點可能很亮,也可能非常暗,暗到幾乎和背景不能辨別的程度,但是不管是亮的光點還是暗的光點,只要自己認為看到了,就要按下按鈕。早中期青光眼患者可以半年做一次視野檢查,晚期患者需要一到三個月做一次視野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