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滾動新聞

農家小藥箱裏“大醫改”

發佈時間: 2015-04-21 10:05:28   |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原標題:農家小藥箱裏“大醫改”(中國道路中國夢)

  藥常有、病能看、不增負,這樣的分級醫療改革怎能不讓百姓高興呢?

  油菜花開,遍地金黃,我回到家鄉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譚山鎮腰莊村,公路邊見到十余村婦在彎腰鋤小麥地裏的草,男勞力在旁邊坡地上扒紅薯堆,地邊一塊青石板上放著一個紅十字藥箱。好奇心使然,我蹲下查看,大叔伯尚宗昌跑過來説,“小藥箱裏裝著大世界哩。”

  打開小藥箱,只見裏邊有本區衛計局免費印發的《村民健康知曉》小冊子,還有新農合卡、溫度計、消炎藥、防治感冒藥、降血壓藥、治腸胃藥、創可貼、退燒片……我拿起一盒阿莫西林,“原來一盒10元,眼下多少錢一盒?”大叔伯樂呵呵説:“9元。區上實行三級分療,鄉村藥品區政府實行藥品統購統配,取消藥品加成,咱新農合卡去外省看病也能支付。”

  這政策真是方便了農民,實惠了百姓,減輕了就醫負擔,難怪大叔伯樂得合不攏嘴。“醫療衛生改革啊,讓咱莊稼人得了病住得起院,村新衛生室也蓋起來了,市醫藥學校還選派來了一名24歲的村醫,戶戶到府問診,給大人孩子瞧病。家家配有小藥箱,備藥防病,比如我手指被石頭碰傷了,小藥箱裏拿個創可貼,一貼止血了,可方便哩!”

  醫療衛生改革後,由過去的門診到現在的到府問診服務,由無村醫到專業學校畢業生常駐村衛生室,農民健康有了保障,可群眾怎麼使用並管理這樣的小藥箱呢?

  楊花嫂等十幾名鋤麥草的婦女,圍著小藥箱嘰嘰喳喳掰著指頭説開了。“第一,藥品應集中保存在一個藥品盒或抽屜裏,放置在避光、乾燥、通風和溫度較低的地方。如家中有兒童或精神病人,藥品盒或抽屜一定要加鎖,避免他們亂服藥或服錯藥而發生意外。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聽著她們有條有理地説著這些,我深感這些小藥箱並沒有被當成擺設。

  一個小藥箱只是醫改成果的小小側影,實際效果遠不止此。村裏還建起了“産權公有化、建設標準化、服務規範化、運作資訊化、管理一體化” 的“五化”衛生室。“五化”名副其實,年輕的村醫打開電腦服務對象的文件夾顯示:腰莊村758戶1553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辦理新農合1553人,到府問診簽約服務對象1320人(233人外出打工),根據老齡人口、成年人、兒童常規病配藥每月107盒32種類,每月到府問診、村室打滴、配製中草藥服務60余人次,每年兒童疫苗接種服務74人次,基本保障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康復後期返村療養。這麼細緻、精準的醫療服務記錄也是村民看病就醫用藥的安全數據庫。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江蘇考察時説,“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一個小藥箱滿足了農民的日常需要,一個衛生室滿足了農民的看病需求,一名專業醫生保障著農民健康,關鍵是藥常有、病能看、不增負,這樣的分級醫療改革怎能不讓百姓高興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寫入“健康中國”,靠什麼去實現?深化改革、惠民為本必不可缺,醫改成果真正全面惠及老百姓,才能讓“健康中國”的目標不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