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滾動新聞

看病秘訣:“大點”看病“小點”拿藥

發佈時間: 2015-04-20 09:41:27   |  來源: 廣州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2. 注意轉診的“有效期”為30天

  新的轉診機制完全在電腦上進行,不再需要社區基層醫生填寫老舊的三聯單。只需在社區就診後由社區醫生進行系統操作,轉到選定定點醫院或無需選點的專科醫院,即視為轉診成功。現在的轉診雖然不需開具轉診條,但也需要社區醫院醫生在資訊系統上進行轉診登記。社區醫院的全科醫生必鬚根據病人病情進行判斷,確實需要轉診接受進一步檢查治療的,才可以轉診,而且需要全科醫生填寫完整的就診病歷並簽名。

  “小點”單次轉診在30天內有效,在此期間患者在選定的“大點”內無論進行多少次門診治療,均可享受55%的醫保報銷,當然,前提是300元的月度限額(職工醫保)。如果超過30天的轉診有效期,在“大點”的報銷比例就會從55%降為45%。因此,如果因為病情的需要必須在“大點”治療,也要注意回到社區醫院辦理轉診手續。而單純為省10%的費用而轉診是不允許的。

  3. 小病找“小點”可報80%,比“大點”省25%~35%

  能在“小點”搞定的常見小病,在定好的“小點”就近解決,免去在“大點”扎堆排隊就診費時費力的麻煩,門診統籌報銷比例還可高達80%,比原來還高出5%,比“大點”更可省25%~35%。這對一些老年群體來説,還是划算很多的。因此,感冒發燒這樣的輕病小病,到社區就診,對患者來説更划算,同時,也能減輕三甲醫院“就醫難”的壓力,從而也達到了分級診療的目的。

  4.常見病找二級醫院收費比三甲“大點”低一成

  大多數人把注意力放在了社區醫院的“小點”和三甲醫院的“大點”,卻忽視了不少同樣也被定為“大點”、醫療水準較高、實力較強的區級二甲醫院。事實上,區級二甲醫院在醫保報銷上還是存在一定優勢的。由於醫療機構的分級不同,區級二甲醫院包括藥費定價在內的相關收費比三甲醫院還低一成,二甲收費是三甲的90%。此外,區級二甲醫院的住院起付線只需800元,退休甚至只需560元,都比三甲醫院低。而職工的報銷比例更是達到85%、89.5%,比三甲醫院多出了10%和15%的報銷比例。

  因此,如果不是疑難雜症,而只是常見病、多發病、康復性的疾病,不妨選擇二級甲等的區級醫院的“強項科室”看病。比如,廣醫荔灣醫院的內分泌、中醫正骨、骨科、婦科、風濕免疫等科室在周邊街坊中就比較有口碑。這個選擇,一方面患者可以免受到大醫院門診排長隊、住院等病床之苦,另一方面也可確保一般診療下沉到基層、二級醫院,從而實現分級醫療的目的。

  5.“大點”看完病可到“小點”拿藥

  如果參保人員已選好“小點”和“大點”,在社區醫院首診後,由於病情需要,在一段時間內需在“大點”看病,但同時又覺得55%的報銷比例太低,可在徵得社區醫院全科醫生的同意後,辦理轉診手續,到“大點”看病,然後再到“小點”拿藥。

  當然,也會有一種情況是,“小點”藥品目錄與 “大點”開出的藥物不能完全對接。當然,這一做法的前提是,經社區醫院首診後,的確需要去“大點”就診,否則,不必盲目去“大點”扎堆。

  6.在醫聯體內辦定點轉診可享“綠色通道”

  現在有些三甲醫院跟周邊的社區醫院組成了醫療聯合體。比如,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日前就與越秀區、荔灣區區內1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手成立了醫療聯合體。比如廣醫三院早在去年就加入了荔灣區醫聯體。

  市民可在醫聯體內任何一個醫療機構就可以完成“大小點”的選擇,不必“兩頭跑”,而且,市民在醫聯體裏的“大點”還可享受“綠色通道”便捷就醫待遇,優先為醫聯體成員單位預約掛號、床位、檢查、會診等,優先收治社區醫院轉診患者,等等。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