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稱68.1%受訪醫生直言醫生執業環境差
發佈時間: 2015-04-20 09:34:19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受訪醫生期待未來5年收入待遇和醫患關係有所改善
雖然有近四成受訪醫生不滿意自己目前的工作,但在未來職業道路規劃上,仍然有57.6%的受訪醫生願意繼續從醫。
“青年醫生處在‘夾心層’,雖然很累,但一旦救活一個病人,那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是其他職業無法比擬的。”北京某三甲醫院心外科的徐醫生認為,除了職業自豪感,專業能力的提高也是促使他繼續行醫的主要動力。“這個行業的門檻相對還是比較高,對個人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也高,憑著專業技能還是能過得不錯。而且多數患者是願意與醫生溝通的,對立情緒比較少”。
也有26.1%的受訪醫生表示有機會就會轉行,16.3%的受訪醫生尚在猶豫。
未來5年,醫生期望職業生涯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調查中,收入待遇(86.1%)、醫患關係(70.5%)和職業安全(66.6%)位列前三。接下來是:工作環境(66.4%)、專業水準(61.7%)、工作前景(47.1%)、職業榮譽感(47.1%)、社會聲望(44.3%)。
“我現在是初級職稱,希望未來5年在專業技能上得到提高,得到中級職稱。有更多的業務培訓機會。”楊少鵬表示,相對於從業多年的老前輩來説,作為青年醫生的他們,更看重專業能力的提升和工作環境的改善。
談及目前醫療行業存在的問題,崔醫生認為,現在看病越來越依賴機器檢查,人身體力行的檢查越來越少,所以積累的經驗也越來越少。“這和西醫自身特點有關。一個症狀可能對應著很多原因,檢查是為了排除一些原因。同時,醫患關係的緊張也會促使醫生進行自我保護,要求患者做全面檢查,否則可能會産生醫療糾紛。但這種思維模式會導致過度醫療”。
調查中,58.5%的受訪醫生直言當下過度醫療現象普遍,僅20.2%的受訪醫生認為不太普遍。
“從患者的角度講,他們總是希望得到最全面的檢查。如果患者執意要求,我們也還是會儘量滿足患者的需要。但醫生有責任從專業的角度告訴他們,是不是需要做那麼多檢查。” 楊少鵬説。
本次調查中,81.2%的受訪醫生在26~44歲,16.9%的受訪醫生在45~59歲,25歲及以下的佔1.3%,60歲以上的佔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