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醫患關係

醫患關係雪上加霜 “白色暴力”何時休

發佈時間: 2015-04-17 10:55:27   |  來源: 東北新聞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真是沒想到,以前在媒體上看到的所謂醫鬧、傷醫、打護士這種事件,竟然會發生在我身上,我做錯了什麼啊?”這是漢中市人民醫院心血管一病區護士胡潔絲被患者家屬毆打後發出的一條微信。4月13日上午,胡潔絲在給患者輸液時,只因第一次扎針未成功,便遭到了患者的女兒毆打。(華商報/4月16日訊)

  據統計,2011年以來,醫療糾紛發生率每年上升20%,有的地方高達40%。全國平均每家醫療機構每年發生的醫療糾紛的數量在40起左右。白色暴力是在醫院這個場合,影響醫生和患者共同利益的暴力事件。這些暴力有的傷了醫護人員,有的傷了病人。無論這種破壞是硬傷害還是軟暴力,都違反了治安管理法,是需要法律公訴和警察干預的,是要靠法治來解決的。但在我國,保障醫院治安安全的法律幾乎為零。2014年,全國門診量總人數為73億人次,若統計上陪護人員于患者家屬,總人流量可達到200億人次。為何如此熙攘的醫院,卻沒有一份完整的安全保護法律?

  筆者認為,醫院不僅是公共場所,還是一個救死扶傷、保證人民健康的特定公共場所,應該有一套更嚴密的法律保護。因為在看病難、看病貴的今日,不少患者已經將矛頭直接對準了醫生。誠如白岩松在《新聞1+1》中強調,醫療體制當中存在著很多尚未破解的障礙,一些人把相當多的問題直接推到了醫生的身上,醫生於是成為醫療體制改革中的“替罪羊”。據一項華東地區30家醫院醫患關係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10%的患者信任醫生。每當有暴力事件發生的時候不少圍觀者甚至附和,“殺死一個醫生,下次來看病,服務態度肯定更好了”。這是社會的悲哀!因此,健全醫療法治是迫在眉睫之舉!

  當然,對於醫患矛盾,健全法治工作只能治標。從根本上來説,需要更高層級的部門來考慮這一問題。在醫患關係中,作為醫療部門自然是主體,患者是客體,圍繞主客體間有一句口號性話語:“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雙方的目標是一致的,因此醫生和患者在醫治過程中的關係是建立在自願平等、等價有償、互相尊重的基礎上的,相互的關係應該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的和諧關係,醫生在醫治的同時,要增進與病人的感情交流,努力和病人作朋友,面對面談心,使病人對自己的疾病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從心理上拉近醫患之間的感情,防止醫患關係對立,提高醫務人員的威信,增強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