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紋伊蚊是登革熱“罪魁” 多清積水滅蚊蟲
發佈時間: 2015-04-17 10:04:21 | 來源: 南方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病例數達到去年高峰可能性不大
研判今年疫情,何劍峰表示,病例數達到去年高峰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政府高度重視;另外,廣東省疾控中心在全省布控了551個蚊媒監測點,時刻監測傳播風險高的區域;此外,登革熱是可防可治,即使得了也無需恐慌;與此同時,一些基層醫院也可做登革熱NS1抗原快速檢測,能及早發現病例”。
但他表示,根據前年統計數據,每一個登革熱患者對應2.2個隱形感染者,即不發病的患者,“因為‘隱形’,這一群體的防控較困難,但這也是傳染病的客觀規律。”何劍峰表示,為及早發現病例,他們將對病人住家半徑200米的區域進行搜索布控,從而加強控制,化解風險。
■連結
上周廣州7個監測點
蚊媒密度有輕度風險
在清積水滅蚊蟲的號召下,廣州蚊媒密度得到了較好的控制。16日,廣州市衛生計生委通報了上周(4月6-12日)廣州市白紋伊蚊密度監測情況。比起3月中下旬蚊媒密度多處存在高風險的狀況,上周蚊媒密度大大降低,廣州9個區(縣級市)無風險,僅有7個蚊媒密度監測點存在輕度風險,其中4個為公園。
根據上周的監測數據,全市居民區佈雷圖指數(BI)平均為1.92,非居民區外環境標準間指數(SSI)平均為0.14,誘蚊誘卵器指數(MOI)平均為0.85。另據監測,各公園標準間指數平均為0.12,誘蚊誘卵器指數平均為4.26,平均水準都已達標。
在廣州12個區(縣級市)中,有9個蚊媒密度分級為0級,風險級別為“無風險”,建議繼續落實日常防蚊措施。
從化市太平鎮、海珠區南洲街、黃埔區魚珠街、荔灣區增埗公園、番禺區市橋街西園公園、花都區獅山公園、天河區華南植物園等7個監測點蚊媒密度分級為“一級”,風險級別為“低度風險”,應啟動蚊媒控制措施。
疾控專家表示,目前廣州市已出現本地感染病例,且時間較去年提前兩個多月。隨著氣溫的上升和降水的增加,廣州市蚊媒密度將逐漸升高,登革熱本地疫情發生的風險將逐漸升高。
廣州市衛生部門提醒,近期蚊媒密度較高的各街鎮應立即啟動相關響應,迅速採取清除積水、殺滅成蚊等措施,降低疫情發生風險。蚊媒密度風險級別為“無風險”的各街(鎮)要繼續落實日常防蚊滅蚊措施。
根據有關工作安排,廣州市、區疾控中心定期組織開展全市蚊媒密度監測,並定期將監測結果在廣州市疾控中心網站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