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今日熱點

農業部:中國果蔬施肥量較高 超出安全水準

發佈時間: 2015-04-15 08:31:59   |  來源: 錢江晚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農膜爛在地裏

  過幾年莊稼就長不出了

  在西北乾旱地區,覆膜可以控溫保墑,具有顯著的增産效果,是我國旱作農業的一項核心技術。然而,由於超薄地膜的長期使用並缺乏回收機制,大量地膜一揭就碎,殘留在農田裏,“白色革命”帶來了“白色污染”。甘肅省通渭縣李家店鄉一位在田裏撿拾地膜的村民告訴記者:“這些膜要是爛在地裏,過幾年莊稼就長不出來了!”

  西部乾旱地區的白色污染只是農業面源污染的一個方面。根據農業部的一份調查,全國一些省份存在的農業面源污染問題具體表現在:中東部省份主要是化肥、農藥過量施用造成水體環境富營養化,南方省份主要是畜禽和水産養殖過程中的排泄物對土壤和水體環境造成的污染。

  “農業面源污染的最大特點是隱藏性、長期性和分散性,是農業生産各個環節各個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産生的。它不像工業生産上的點源污染,有問題關掉就行了,農業面源污染處理起來比較麻煩。”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所長任天志認為。

  農藥零增長行動

  還農村一方凈土

  為遏制農業面源污染擴大趨勢,農業部發佈了《關於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意見》就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提出了“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一控”即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兩減”即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三基本”指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農膜基本資源化利用。

  “這些年來,中國化肥、農藥用量相當大,生産和使用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是化肥、農藥的利用率比世界發達國家卻低15%到20%左右,降低使用量、提高利用率勢在必行。”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李國祥建議。

  科研界也在積極探索防治方法。目前,中國農科院正組織160余名各學科專家聯合攻堅南方稻米重金屬污染。記者了解到,主要研究思路是從農産品生産的各個環節入手,如産前品種選擇、産中水肥管理、産後稻米加工等,“截斷”重金屬鎘被稻米吸收和富集的途徑。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