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醫師制度追蹤:為農民訂制“標準醫生”
發佈時間: 2015-04-10 09:32:59 |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原標題:為農民訂制“標準醫生”(聚焦·住院醫師制度追蹤③)
蔡華偉繪
培養“同質化醫生”
◆“如果在北京三甲醫院待5年,出來就是國家級水準;如果在鄉鎮衛生院待5年,出來後就是鄉鎮級水準”——隨著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的推進,這一歷史將被改寫
8歲男孩小強家住黑龍江省一個偏遠的蒙古族自治縣。最初,孩子腳上到處是膿血,去村衛生室、鎮衛生院、縣醫院看了無數次,醫生都誤以為皮膚病,到後來連路都走不了,只能依靠雙拐和輪椅生活。後來,父母帶他到哈爾濱的大醫院診斷,醫生説是神經性潰瘍,需要做手術。經過治療,小強終於站起來了。
小強的求醫經歷,讓父母很傷心。父親説:“要是當初犯病的時候,醫生就能認清病灶,孩子會少受很多罪。農村人啥時才能看上好醫生?”
農村缺醫生,更缺會看病的好醫生,這是一個普遍現象。有水準的醫生,早就離開了鄉村;留在鄉村的,大多沒有受過規範化培訓,只能憑著個人經驗治病。即便是分配到縣醫院的大學生,一畢業就上班,根本學不到最新的治療方法和理念,長期停留在縣醫院水準。不出5年,就和大醫院的同學有了天壤之別。因此,很多縣醫院都出現了“人才荒”。前幾年,黑龍江省某林業局醫院先後調走了15位學歷高、技術強的醫生,他們紛紛去了南方的民營醫院。該院負責人説,流失的醫生都是醫院骨幹,其數量佔到全院醫務人員總數的1/5。
畢業于哈爾濱醫科大學的崔洪濤,分配到一家縣級醫院工作,他最擔心的就是被人嘲笑為“縣醫院水準”。從今年起,醫院委派他到省級大醫院基地參加3年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他説:“我畢業後就在縣醫院工作,臨床技能與大醫院的同學相比差距很大。這個機會對我太珍貴了!”
自2010年起,為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緩解基層醫務人員短缺,國家啟動了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重點為中西部每個鄉鎮衛生院培養一名擬從事全科醫療的5年制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生。首屆招收的5000名免費醫學生即將畢業。
作為農村醫學定向生,畢業後都將按照協議去基層。但是,很多人對去基層醫院工作存在種種顧慮,擔心剛畢業,臨床知識和技能太少,如果沒有好的大夫傳幫帶,醫療水準很難提升。
從2015年開始,所有黑龍江省醫學類的應屆畢業生都必須進入指定的醫院培訓基地,學習基礎理論和臨床技能,拿到《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後,才有資格進入醫院工作。
社會上有一種説法:“如果在北京三甲醫院待5年,出來就是國家級水準;如果在鄉鎮衛生院待5年,出來後就是鄉鎮級水準。”隨著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的推進,這一歷史將被改寫。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教司有關負責人指出,我國建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目的就是要培養“同質化醫生”,縮小大醫院醫生和基層醫生的差距,讓老百姓在哪都能看到好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