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怎麼治 關鍵看分期
發佈時間: 2015-04-07 09:33:08 | 來源: 廣州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早期肺癌,手術仍是首發陣容;有基因突變的晚期肺癌,使用靶向藥物治療有效率可達70%~80%
10年前,如果有人不幸得了晚期肺癌,手術和放化療等手段都已無法控制病情,醫生除了遺憾地安慰之外,真的很難再做什麼了。然而在肺癌靶向藥物進入中國10年後的今天,20多萬中國患者卻通過他們的例子告訴世人:靶向治療不僅在過去,而且還會在未來繼續改寫他們的命運。記者從由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協作專業委員會等機構主辦的中國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10年高峰會上了解到,在肺癌靶向藥物進入中國的這10年裏,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增加了2.4倍,五年生存率從8%增長到18%。此外,醫保政策覆蓋面的擴大和慈善贈藥項目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國患者的用藥負擔,使更多人獲益。
文/廣州日報記者黎蘅
晚期肺癌患者
生存期十年提升2.4倍
年近花甲的杜先生在2005年診斷出晚期肺癌之前,曾經是江西一家醫院的外科醫生。患病後,經歷過手術和化療。由於身體情況的局限,化療僅僅做了一個療程就難以繼續了。2007年,杜先生的肺癌發生了骨轉移,出現胸痛、咳嗽、氣悶等情況,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疼痛時要靠打杜冷丁才能暫時止住疼痛。這一年,通過腫瘤專科醫生的推薦,杜先生開始服用肺癌靶向藥物。“當時靶向藥才剛剛進入中國,完全是自費的,經濟負擔非常大,為了給我治病,全家幾乎傾盡所有。”鍾先生説,幸虧在兩年後,慈善贈藥活動展開,他獲得了贈藥機會,大大緩解了家庭經濟壓力,也得以一直堅持用藥。
截至目前,杜先生服用肺癌靶向藥物已接近9年,不僅有效控制住了病情,身體狀況也基本上恢復到了患病以前。
“靶向藥物給肺癌患者和我們臨床醫生帶來的感悟真的很多。”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中心的楊衿記教授感慨地説,“晚期肺癌能活5年,以前真是難以想像的。”一般來説,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最多只有一兩年,但現在活過三年、五年甚至更長的患者並不少見。
據了解,首個肺癌靶向治療藥物進入中國的時間是2005年,到今年剛好10年。有研究表明,10年來,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顯著增加2.4倍,從此前的14.1個月延長至33.5個月;五年生存率從8%增長到18%。
基因有突變
治療有效率可達70%~80%
那麼,靶向藥物是不是對每一位晚期肺癌患者都有效呢?
事實上,靶向藥物之所以稱為靶向,是因為它必須有非常明確的攻擊靶點,就是“有靶可打”。因此在開始靶向藥物治療之前,明確患者體內有沒有“靶”的存在,是關鍵的一步。
隨著研究的深入,一種名為EGFR的基因突變被發現正是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的“靶點”。因此,目前醫學界非常強調在使用肺癌靶向藥物之前,必須要做基因檢測,以明確患者體內是否有“EGFR基因突變”。“有選擇性地使用靶向治療藥物,才能增加命中率。”楊衿記説,從臨床研究來看,如果檢測到EGFR基因突變的患者,使用靶向藥物治療的有效率可達70%~80%。為此,近年來無論是國家衛計委還是肺癌學界都在大力推動肺癌基因檢測。2014年,我國已有超過100家醫院建立EGFR基因突變院內檢測平臺,為肺癌個體化治療和臨床研究提供了保障。同時,血液檢測也可作為EGFR檢測的補充手段。
不過,通過對“北上廣”等八個城市的調研發現,肺癌EGFR基因檢測率為51%,從全國來看,檢測率只有27%,對比日本、南韓以及中國香港、台灣地區超過80%的檢測率相去甚遠,我國的EGFR基因檢測亟待進一步加強。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張蘭軍指出,目前醫學界正在對更多的肺癌驅動基因進行研究,同時也有不少新的靶向治療藥物正在研發之中。相信不久的將來,肺癌患者的靶向治療之路將會有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