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滾動新聞

治療孤獨症沒有特效藥 早期干預是關鍵

發佈時間: 2015-04-02 09:48:16   |  來源: 重慶晨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三歲多,他已認識千多個漢字

  孩子們口中的“老師”,是康復中心治療室的李燕。一個偶然的機會,李燕發現陽陽對文字表現出特殊的興趣和天賦。“有一次我和陽陽一起坐輕軌,他認識站牌上的所有字,並且認路也很厲害,記憶力超強。”李燕説,陽陽三歲多的時候,已經認識一千多個漢字。

  雖然“識字”能力不能改善陽陽的社交障礙,但還是讓吳女士興奮了一陣:“我們希望孩子發揮這種天賦,以後能找份工作。”

  吳女士説,她對陽陽沒有太多的期許,只希望他能正常地上完小學,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然後找份自食其力的工作。

  對於康復過程中遇到的種種挫折,吳女士有一套自己的調節方法。“我給孩子準備了一個小本子,每次他有了進步,就拿筆記下來,比如主動和我説話了之類的,每次累了,翻開這個本子,看到兒子有了進步,心情就會好很多。”

  重慶晨報記者 聞青 報道

  今天(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醫學上也稱孤獨症日)。在如今繁華喧囂的城市中,有些人即使不是孤獨症患者,他們也會常常感到孤獨。相關數據顯示,長期處於孤獨中的人,基因活動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免疫力失衡,更容易導致疾病發生。你是否有過孤獨感?那麼又該如何調節呢?

  33歲的樊莉莉,居住在北部新區人和,一到節假日就孤獨感倍增。她稱,遇到節假日,朋友大都陪在家人身邊,她的家人沒在主城區,又單身一人。“翻開手機通訊錄,幾百個聯繫人,卻找不到一人陪同自己吃飯。”

  樊莉莉委屈的説:“別個放假就和家人朋友出去耍,但我卻在屋頭宅起。一個人出去也沒啥子意思。看到微信朋友圈裏大家曬節假日遊玩的照片,我就很心酸,覺得很孤獨,沒得人疼愛。”

  39歲的陳志強是公司的中乾,而他又需要常常外出與客戶應酬。“飯桌酒桌上跟客戶們笑臉相迎、稱兄道弟。可一下酒桌,那些所謂的‘兄弟’便形同陌路。”陳志強説,“每次應酬完回到家,看到家人都睡著了,陪他們的時間越來越少,共同話題也越來越少。我就越發覺得自己很孤獨。而且在外對別個笑臉相迎很累,回到家,家人跟我説話,我會不由自主的不耐煩。現在,有啥子事他們也不給我説了。”

  好幾次,陳志強都想辭職,好好陪陪家裏人。可仔細考慮後,又打消了這個念頭。他很擔心,自己再這樣下去,會越來越孤獨。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