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聚焦新醫改

享受公衛服務是流動人口的權利

發佈時間: 2015-02-05 10:31:26   |  來源: 健康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小宇是一名安徽籍幼兒,自2011年2月出生後,就跟隨在北京做服裝批發生意的父母,多次在安徽和北京兩地往返停留。雖然年幼的小宇一直隨父母奔波遊走,但他的免疫規劃疫苗一針也沒有落下,在小宇的預防接種證上,將近30針次的接種記錄,一半來自安徽老家,一半來自北京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4》顯示,到2013年年末,我國流動人口達2.45億,小宇只是其中普通一員。超過全國總人口1/6的流動人口,能夠享受哪些公共衛生服務?如何更好地獲取公共衛生服務?

  目前,各級政府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經費補助標準已經達到每人平均35元,服務內容也擴展至11個大類、數十個項目。通過醫改的持續推動,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機制已基本建立,國家正在努力縮小公共衛生服務的城鄉、地區和人群差距。

  但是,由於流動人口頻繁變更居住地,資訊化水準滯後資訊互聯互通難等原因,使得0~6歲兒童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等需要提供長期、系統服務的項目難以在流動人口中開展。此外,各級財政按照戶籍人口核定補助經費,限制了經費在不同地區間的調配使用,很難做到“錢隨人動”;基層衛生服務能力,特別是人口凈流入地基層衛生服務能力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向流動人口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的困難。

  即便如此,不管是在外地工作的年輕人、隨子女遷居外地的老人,還是隨父母流動的孩子,依然可以享受到居住地提供的部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2013年國家衛生計生委成立後,在全國27個省份的40個城市啟動流動人口衛生和計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試點,重點做好流動人口健康檔案、健康教育、流動兒童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控、流動孕産婦和兒童保健等方面的工作。2014年11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等5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做好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優先落實流動人口兒童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控、孕産婦和兒童保健等6類基本公共服務,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和計生服務均等化運作機制。

  在很多地方,流動兒童的父母只要帶好孩子資訊齊全的預防接種證,就可以順利接種免疫規劃疫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會到工地、聚居地等場所,專門組織面向流動人口的健康教育活動。此外,針對嚴重威脅婦女、兒童、老年人等特定人群和某些地區居民的傳染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國家設立和實施的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如結核病、艾滋病防控等,同樣向流動人口提供服務。

  不得不説的一點是,流動人口提高自己對公共衛生服務的認識,提高主動獲取服務的積極性至關重要。比如,北京市不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保健醫生,把很多精力放在尋找流動兒童上,因為很多流動兒童的父母不主動帶孩子接受免疫規劃服務,問起原因,很多父母給出的答案是“太忙,給孩子打疫苗太麻煩”。再比如,不少地方開展農村婦女免費“兩癌”篩查項目,流動人口無法在居住地享受服務,不妨在項目開展的時候請幾天假,回家做個免費篩查。

  2013年,在北京一度“沉寂”的麻疹疫情捲土重來,僅前4個月就報告近1500例麻疹病例。而麻疹在一個地區流行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該地區人口沒有普種疫苗。為此,北京市疾控中心不得不緊急提醒,5年內沒有接種麻疹疫苗的外地戶籍40歲以下人口,應積極到就近的疫苗接種門診接種麻疹疫苗。

  流動人口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政府需要為此破除政策上的障礙,克服技術上的困難,提供人力、物力、財力保障;而流動人口個體也應該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識和權利意識,更加積極主動地獲取公共衛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