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聚焦新醫改

醫保個人賬戶 怎麼用才划算

發佈時間: 2015-01-26 10:14:43   |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聽説醫保個人賬戶要封閉管理,在北京市朝陽區上班的周女士趁午休時間跑到銀行,想把錢取出來。“從沒用過折上的錢,怕到時候文件一發,就取不出來了。”

  像周女士一樣,沒動用過個人賬戶資金的職工為數不少。人社部2013年度統計公報顯示,城鎮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已積累3323億元(平均每個賬戶沉澱約1200元)。專家預計該數字2014年度將突破4000億元。

  沉澱從哪來

  個人賬戶資金大量沉澱,與政策設計有關。我國職工醫保採取“統賬結合”模式,即由社會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組成,保費由職工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大約為職工工資水準的8%。我國大部分地區個人賬戶一般只用於支付起付線以下的門診費用,以及在藥店購藥的費用,只有極少部分地區允許將個人賬戶資金用於支付門診大病統籌費用,以及住院起付線以下費用。

  對於統籌基金來説,對參保人的補償水準高低,是決定醫保結余多寡的關鍵因素之一。而個人賬戶資金基本不受補償水準的影響。在我國參保城鎮職工中,大部分是在職職工,得了“小病”,多數人會選擇自費買藥,患“大病”報銷醫藥費也只是動用統籌賬戶資金,很少使用個人賬戶資金。退休職工不用繳費,由於老齡化程度加深,各地從社會統籌劃入老年人個人賬戶的資金越來越多,達到統籌基金總額的30%,這筆資金不能用於住院費用補償,沉澱下來數量也相當可觀。

  雖然個人賬戶結余資金很多,但社會統籌賬戶的情況卻非常不樂觀——目前,三類基本醫保包括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均已身陷當期收不抵支的泥沼中。

  由於“統賬結合”的醫保基金內部兩塊資金使用上的失衡,導致在醫保統籌基金使用率很高的情況下,居民自付比例仍在33%以上,而與此同時個人醫保賬戶上的資金一直在“沉睡”,沒有發揮補償作用。如此“擰巴”的局面,改革勢在必行。

  “看得見吃不到”

  個人賬戶的資金,為什麼成了“看得著、吃不到的奶酪”?

  一是所有權主體定位模糊。1998年《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明確,“個人賬戶的本金和利息歸個人所有,可以結轉使用和繼承”。但同時指出,“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由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構成”,“不得相互擠佔”。個人賬戶的錢是自己的也是醫保的一部分,而且只能單獨使用。這樣所有權模糊、功能定位不清的設計自其誕生之初,就引起了爭議。

  二是運作機制背離風險共濟初衷。“現行個人賬戶的資金是以保險的名義收取的,而保險是一個風險分擔的機制,那就是‘眾人為一,一人為眾’。一個人支付的保險費,當他生病時可以得到比較高水準的保障,因為那些沒生病的人的保費給他了,這就是所謂眾人為一。相反他沒有生病的話,他所交的保費就給了生病的人,即所謂一人為眾。”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珍認為,如果個人賬戶不具有風險分擔機制,只能專款專用,不能共濟使用,無法實現風險共濟的作用,那麼繳費越多,保費資源浪費越嚴重。

  三是沉澱資金縮水,監管乏力,形成“套現”利益鏈。近日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會議透露,社會保險基金貶值嚴重,年均收益率僅2.2%,低於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與此同時,政府對個人賬戶監管乏力。不少人用醫保卡購物甚至套現,出現了專門從事倒賣藥品的“黃牛”,形成了醫保卡套現利益鏈。

  家庭賬戶或更可取

  如何盤活個人賬戶資金,把大量沉澱資金用起來,成為醫保管理部門亟須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全國各地紛紛探索個人賬戶管理模式改革,拓展個人賬戶使用範圍和對象,提高其效率。比如廣東、江蘇等省的部分地市率先將其家庭化,參保人直系親屬、配偶也可以使用這筆錢去門診、藥店看病購藥等,浙江寧波規定可將個人賬戶資金用於支付家人購買疫苗的費用等。

  專家認為,職工醫保實行的是現收現付制,退休職工不用繳費,實際上是一種代際補償制度,即年輕一代繳的保費補償老年一代的費用,形成制度的“隱性債務”。如果改造成家庭賬戶,將政府責任與家庭責任結合起來,則更符合中國特有的家庭收入代際轉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