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心腦血管

家庭自測血壓指南

發佈時間: 2015-01-15 15:08:57   |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  責任編輯: 郭洪濤

  編者的話:很多人家裏都有血壓計,但不意味著人人都會測血壓。設備、測量時間、測量時的體位等,都會影響血壓值。研究發現,家庭自測血壓對控制高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重要意義。本期,讓我們看看在家測血壓時,到底有哪些注意事項。

  設備 首選上臂式

  選對血壓計是家庭自測血壓的第一步,有3個關鍵點。

  第一,上臂式電子血壓計最佳。它不像水銀血壓計那麼麻煩,需兩個人同時操作且有較高的技術要求,也不像手指式、手腕式血壓計存在準確性差的問題。上臂式血壓計的優勢在於,袖帶壓迫的是上臂的肱動脈,且量血壓的胳膊處能輕易做到與右心房平行,而手腕式和手指式都很難做到。

  第二,袖帶與氣囊大小要合適。袖帶太大或太小都可能影響準確性,目前多數血壓計能滿足標準或上臂臂圍較大者的需求,但如果給兒童、青少年或其他上臂過細者測量血壓,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小袖帶。

  第三,一定要購買通過專業標準認證的血壓計,如英國高血壓學會、歐洲高血壓學會、美國國家標準機構等機構的認證。▲

  時間 吃降壓藥前測

  血壓在一天之內會有所波動,一般早上較高,晚上較低,因此早晚各測一回能對血壓有較全面的了解。早上測時,應選擇在起床後30~60分鐘,此時已上完廁所排空膀胱,簡單活動後,人也從睡眠中逐漸清醒。

  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在吃降壓藥前測,這樣才能真實反映藥物療效,甚至比吃完藥去醫院測更準確。早上血壓的監測,對清晨高血壓控制尤為重要。晚上測時,建議在吃完飯、服完藥,快入睡時進行。▲

  頻率 穩定後一週一次

  門診中,經常有患者告訴我,他每天都測血壓,且一天測好幾次,血壓稍微高點就心裏發慌。其實,不同的人需要檢測血壓的頻率不同。

  首先,初診患者、正在調藥或血壓處於波動期的高血壓患者,每天早晚各測一回血壓,連續測5~7天即可,這能為醫生調整方案提供幫助;其次,血壓控制較平穩的患者,一週只需測量其中一天的早晚血壓值;再次,健康人群一年測1~2次血壓即可。此外,當出現頭暈、頭痛等不適時,也建議增加測量次數,以便知道到底是高血壓還是低血壓引起的。▲

  體位 最好坐著量

  測血壓時,無行動障礙者應坐著,最好選有靠背的椅子,在椅子上放鬆休息至少5分鐘後再測血壓。測量的關鍵是,要將捆綁袖帶的上臂放在桌子上,捆綁袖帶處與心臟保持在一個水準線上,兩腿放鬆,自然落地。

  需要提醒的是,在給臥床患者測血壓時,要麼讓他們坐在床上,要麼讓他們平躺著,不能半躺著。平躺著測血壓時,要注意胳膊放平,外展成45度角,保證和心臟平行。有體位性高血壓或低血壓的人,應分別測量坐位血壓和臥位血壓,但不能將坐位血壓跟臥位血壓比,應分別比較。▲

  取值 後兩次的平均數

  一般建議,測血壓時,每回測3次,每次間隔1~2分鐘。由於第一次的血壓值多數情況下偏高,建議去掉,取後兩次的平均值。

  如果同時測量了兩個胳膊的血壓,且血壓值不一樣,建議記錄較高的血壓值。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活動較少,不存在“白大褂”高血壓(在醫生診室測量時血壓升高)現象等原因,在家自測血壓的標準值應為135/85毫米汞柱,比診室標準低5毫米汞柱。家庭血壓測量持續高於135/85毫米汞柱,提示有高血壓。▲

  記錄 時間、脈搏別落下

  一份好的血壓記錄,能讓醫生一目了然地知道你的血壓變化情況,並據此調整方案。現在部分電子血壓計已有數據儲存和列印功能,可直接列印測量結果。

  如果沒有該功能,建議大家將結果完整地記錄在筆電上。具體內容應包括:測量日期和時間、收縮壓、舒張壓、脈搏,如果有特殊情況下(如頭暈)的血壓值,也應記錄。下次就診時,可提供給醫生做參考。▲

  維護 每年都要校準

  血壓計在使用期間需根據説明書定期校準,一般每年一次,以保證準確度。如何校準、去哪校準等問題,可諮詢血壓計廠家。

  在購買血壓計時,建議大家問清楚相關的校準事宜,如果無法提供校準服務的,建議別買。此外,測血壓時,如果出現血壓值連著幾天變高或者變低,就應懷疑血壓計是否出了問題或者電池出現了問題,及時校準、更換電池或者及時充電對保證血壓計的準確性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