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患者門診次均醫療費降15.7%
發佈時間: 2014-12-12 10:28:28 | 來源: 北京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昨天,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和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發佈《醫改藍皮書:中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報告(2014-2015)》,首次公佈北京公立醫院改革試點評估報告。
患者門診次均醫療費降15.7%
依據評估報告,醫保患者負擔、醫院藥佔比實現“兩下降”。據統計,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與上年同期相比,醫保患者平均門診次均醫療費用由改革前的444.0元下降到改革後的374.1元,下降15.7%;醫保患者平均出院病人例均醫療費用由改革前的18735.0元下降到17162.7元,下降了8.4%。醫保門診病人和出院病人次均自付費用均有下降,醫保門診病人次均自付費用由改革前的202.9元下降到改革後的149.8元,下降26.2%;出院醫保病人次均自付費用由4711.4元下降到4572.8元,下降2.9%。同時,試點醫院平均門診住院總藥佔比由改革前的46.18%下降到改革後的37.47%,用藥合理性得到提升。
試點醫院還紛紛採取處方點評、不合理處方公示等措施,規範醫生醫療行為。據統計,改革前試點醫院月均處方不合格率為4.87%,改革後下降為2.62%。
藥品價格“二次議價”可能鬆動
昨天,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文學國透露,目前國家發改委起草了藥品價格改革的相關文件,正在行業內相關單位廣泛徵求意見,長期以來藥品“集中招標採購,不得二次議價”的政策可能出現鬆動。在文學國看來,如果“二次議價”,醫院採購高價藥、藥價虛高的現象就會改變。
“二次議價”即醫療機構在實際採購時,不按照省級招標確定的價格,而是與供應商進行二次議價,並以此來壓低實際採購價格。“醫改藍皮書”認為,現行藥品集中招標多已變相成為“二次行政管制”,實質上是把藥品進入醫療機構使用的正常市場行為變成了行政審批,招標主管部門成了藥品領域的最大審批機構。而允許醫院二次議價是降低藥品價格的有效辦法,可以使藥品價格普降、醫療機構積極性提高、商業賄賂不治而愈、無須增加財政負擔、促進藥品集中招標制度改革。
醫療糾紛婦産科高發
藍皮書認為,當前,醫療糾紛呈快速增長趨勢,以北京為例,二、三級醫院更容易發生醫療糾紛,且婦産科、骨科、普外科、急診科為醫療糾紛“高危”科室。
北京市醫調委2013年受理的醫療糾紛案件中,一級醫院、二級醫院和三級醫院的醫療糾紛發生量分別為45件、701件、964件,分別佔2.58%、40.24%、55.34%。北京市法院2013年一審審結的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的分析結果也表明,醫院級別越高,發生醫療糾紛的數量就越多。其中,涉及的三級醫院為470家,佔67.92%;二級醫院為177家,佔25.58%;一級醫院僅有19家,只佔2.75%。
統計發現,經司法途徑和人民調解途徑解決的醫療糾紛中,婦産科最多,骨科居第2位,普外科和急診科分居第3位和第4位,心內科、心外科、神經外科等也都屬於醫療糾紛相對高發的科室。
藍皮書建議,防控醫療糾紛,必須深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進程,重構醫患之間的信任,實現醫療糾紛解決的法制化與規範化,強化醫療服務監管制度和醫療糾紛預防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