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健康7大秘訣 少吃“五白”食物
發佈時間: 2014-12-04 10:14:40 | 來源: 環球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近日,在《赫芬頓郵報》網站上,美國知名健身教練、瑜伽師凱蒂·希爾撰文,從飲食、運動、心理等方面,介紹了她讓身體重新健康起來的方法。《生命時報》在此基礎上,採訪相關專家,為您新一年的健康,貯備“正能量”。
提高你的“健商”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每100個15~69歲的人當中,只有8.8個具有基本的健康素養。可見,國人健康商數(簡稱“健商”,指一個人的健康智慧及對健康的態度)普遍較低。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係教授鈕文異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要想重啟健康,必須提高“健商”。最基礎的就是要重視體檢報告中的問題,一個“健商”高的人,會想方設法消除報告中的異常指標。大家千萬別把體檢中發現的血脂高、頸椎不好、脂肪肝等不當回事。血脂指數偏高的中年男性,因常年不在意,突發冠心病、腎衰竭等疾病的時有發生。
鈕文異提醒,“勿以病小而不作為”,有體檢異常的,應遵從專業人員的建議,或及時調整生活方式,或儘早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少碰“五白”食物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係教授韓柏檉説,他幾乎很少碰“五白”食物,即白糖、白米、精白麵、精鹽、味精,它們幾乎都是精煉而成,很多營養在加工過程中遭到破壞,如常吃白米、白麵,就可能缺乏維生素B1,引發口角炎和多種神經炎症。
與“五白”食物相比,新鮮果蔬的好處更加明顯,常吃新鮮果蔬不僅有益於視力,更有助於緩解神經和肌肉緊張。它們含有豐富的葉綠素,有利於促進新陳代謝和緩解疲勞,增強身體的自我調節能力。
我們每天至少需要3份蔬菜、2份水果。烹飪時,一定要做到低溫、少油、少鹽,讓營養盡可能不流失。
睡前清零雜念
心頭無事才能一夜好眠,睡前將白天所有快樂、煩惱“清零”,為高品質的睡眠打好基礎。不妨讓舒緩的輕音樂在臥室響起,安撫忙碌了一天的身心。凱蒂·希爾還建議,準備一個香燭,因為蠟燭的香味有安神、靜心的作用。
你的“睡前安排表”也會影響睡眠品質:睡前4小時,應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像咖啡、煙酒、可樂等;睡前2小時內不宜運動,雖然適當的運動有助於快速入眠,但這段時間內運動可能會讓你因興奮睡不著;睡前1小時,可泡泡腳,翻幾頁閒書。
此外,室內溫度要適宜,光線別太亮。如果半夜醒來,不要開大燈,開床頭小檯燈即可,以免燈光刺激,影響睡意。如果醒來後實在睡不著,可以適當重新調整下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現在是睡覺時間,所有的問題、煩惱都等天亮了再説。
定個運動計劃
人們常説“人生需要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其實,人生更需要一個想做就做的運動。2014年是個新的開始,不妨定個運動計劃,重啟你的健康吧!
生活中,我們總是為不運動找各種各樣的藉口,工作太忙、沒有場地、空氣太糟糕……《康健》雜誌刊文建議,一定要把運動當成開會一樣重要,把它視為你生活中不得不做的重要事情。首先,量化目標,比如規定自己每天至少運動20分鐘,或走6000~10000步;其次,尋找“組織”,與有共同運動愛好的人一起運動、討論,相互督促;再次,培養動機,保持運動熱情,可以不定期買些運動衣服、配件等犒勞自己。
此外,健走被認為是最有效的運動,大家可以通過以下不同方式讓健走更有趣:輕鬆快樂地健走10分鐘,收小腹健走10分鐘,週末馬拉松健走60分鐘,爬樓梯最少5分鐘,在山林裏健走5分鐘,在踏步機上高強度健走30分鐘等。
點燃興趣愛好
“不管你的興趣愛好是什麼,只要能沉下心去做,你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上海復旦大學健康研究所副所長錢海紅説。城市生活競爭激烈、壓力大,我們需要給那個一直不停奮鬥的自己,一些輕鬆、愉快、純粹的時光。
錢海紅説,當一個人專注于自己的興趣愛好時,會不知不覺從現實環境中脫離,卸下壓力,感受愉悅。不管是在家舞文弄墨,還是到郊區游水爬山,或是擺弄花草、鬥蛐蛐、養貓狗,都對心理健康很有好處。研究發現,長壽老人通常有自己的愛好,有豁達的性格。
每週定期“斷電”
一項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表明,對網際網路依賴越大的人越寂寞。家庭聚會上,每個年輕人都對著手機,看似熱鬧,可老人仍是那麼孤獨,這樣的場景如今越來越常見。科技時代,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等,不斷搶奪我們和親友面對面交流的時間。有人甚至預測,將來導致離婚的首因,很可能不是婚外情,而是手機。
首都師範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劉興華建議,每週一天,哪怕一個晚上,關掉所有電子設備,就用語言和眼睛跟家人相處,陪愛人做做飯,陪父母聊聊天,跟孩子玩玩遊戲,或者看看書,與內心深處的那個自我來場對話,好好沉澱一下,對你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諧都很有必要。
常懷感恩之心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感恩能幫助我們血液中蛋白質數量維持在正常水準,為健康“加分”,因為蛋白質含量異常可能導致炎症,進而引發糖尿病、心臟病等問題。
一個常懷感恩之心的人,心態平和、豁達、開明,與這樣的人相處,別人也感覺很放鬆,而一個總不滿足的人,往往內心憤懣、起伏不定。
劉興華説,有感恩之心,還要有感恩的行動,在生活中要學會尊重他人,盡可能地幫助別人。最後,她説:“感恩之心、難得糊塗,這兩種心態反映出一個人內心的健康穩定度,不過分糾纏於是非雜念,是一種非常陽光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