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首先要建父母攻守同盟
發佈時間: 2014-11-23 11:13:46 | 來源: 環球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現在最流行的擇偶標準已經不再是10年前的‘三高’:收入高、學歷高、身材高,而是轉為‘三手’:幫手(在家務活動、撫育子女方面能夠採取積極的姿態)、互相拉手(共同努力、互相理解)、牽手(愛情)了。”在第七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林如萍拋出了這樣的説法。
這些年,整個社會對於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增高,無論是微信還是微網志中那些教人如何當父母的內容總是被一遍又一遍地轉發,比如,“母親的性格決定孩子的智慧”、“媽媽心態決定孩子的狀態”;再比如,“爸爸的素質決定孩子的高度”、“你和父親的關係決定了你的婚姻”……
“夫妻的合作”在孩子的教育上顯得更為重要:父母首先要建立起一個攻守同盟,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共同進退、互相補臺,唯有這樣才能使各自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讓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最大化。
同盟首要原則:“共親職”
“爸爸媽媽都投入心力在孩子身上,兩個人都共同參與。”林如萍説,這其實是父母形成同盟的首要原則。
有媒體報道,去年全國共有1346.9萬對男女依法辦理了結婚登記,同時還有350萬對男女依法辦理了離婚手續,也就是説,如果有五對男女走入民政局,那麼其中就可能有一對是要辦理離婚的。
隨著離婚率的不斷增高,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單親家庭中長大,他們的成長不可避免地會受影響,“尤其是跟著充滿怨氣的媽媽長大的孩子就會更加痛苦,因為他們經常聽到的是‘天底下最苦的就是你媽媽我,最不該的就是你爸爸他’。”林如萍説,這種孩子就是成年人婚姻的“替罪羔羊”,他們的內心充滿痛苦。“大人的離婚是彼此不再往來,父母的離婚是孩子不可知的未來。”
不過,人們也發現並不是所有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都會長成“問題少年”,也有一些父母雙全的家庭在孩子教育上很失敗。
著名教育專家孫雲曉曾經説過,直接決定家庭教育效果的不是家庭的結構,而是家庭的功能。也就是説,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否,不在於父母雙方是否客觀存在,而在於家庭中是否有人發揮父親和母親的功能。所以孩子的父母如果在家庭教育方面不作為,其角色就“形同虛設”,可能直接導致家庭功能的喪失。
對此,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敏洪深有體會。俞敏洪的兒子出生在國外,每個寒暑假俞敏洪都會把愛人和孩子接回來,只要有時間他也會飛過去看他們,即使俞敏洪已經努力增加他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但是我仍然覺得我對孩子的行為幾乎無法産生任何影響。”俞敏洪説。
去年,他把孩子接回到自己身邊,“我們每天都能在一起,雖然有時候時間很短,可能就只有10分鐘,聽他説説話,聊聊每天的感受。回來9個月了,我看到了明顯的變化。”俞敏洪發現兒子勇敢了、幽默了、開朗了。
“父母對孩子首先要愛,要花時間陪著他。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是給孩子人生打底色的時間,如果是快樂的,孩子的將來就可能是光明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名學者周國平説。
同盟重要原則:父母要保持一致
父母雙方都在家庭中承擔了自己的角色,父母的攻守同盟就有了基礎,但是僅僅“各司其職”還不夠,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要盡可能保持一致。
雖然眾多教育專家都指出,提高家庭教育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父母教育的一致性,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真正做到也並非易事。
俞敏洪家曾經發生這樣一件事。
不久前俞夫人外出,俞敏洪要自己獨自帶兒子一兩個月的時間。俞敏洪決定用自己的方式來帶兒子,於是,他把兒子的學業壓力減輕了,用節省出來的時間帶著兒子爬山、參觀,去見一些新鮮的事情。
俞夫人回來後檢查兒子的學習,當她看到兒子之前已經學會的東西又不會了的時候對俞敏洪説:“你怎麼能把孩子帶成這樣?!”俞敏洪回答:“我是在培養孩子的終身競爭力。”
“我説了之後她沒有再跟我爭論,但是,兒子每週的補課時間又增加了幾個小時。”俞敏洪説。
俞敏洪的介紹可能有些説笑的成分,但是,這種現象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確實十分常見。
“在家庭教育上,華人社會很講究‘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林如萍説。
雖然這種“一個充當友善或令人喜愛的角色,一個充當嚴厲或令人討厭的角色”並不意味著兩人一定“唱反調”,但是也很難統一成一個“調”。
林如萍教授用一個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現的情況來解釋,夫妻怎麼做才能叫“一致”:現在的天氣早晚溫差很大,要帶孩子出去散步時,一般媽媽會説:“寶寶來,穿上外套。”孩子嫌麻煩所以不穿。這時候爸爸也被弄煩了,説“天底下最怕冷的就是你媽。”“爸爸這時候的行為就是一種情緒性的不支援,”林如萍教授解釋,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特別常見的夫妻在教育孩子上的“不一致”。
那麼怎麼做才是一致呢?“夫妻之間要互相支援,要相信對方的判斷。”林如萍説。
還是剛才那種情形,“如果爸爸説一句‘穿上外套,天冷’,爸爸這個時候的行為叫‘重復’,就是對媽媽的一種支援。”林如萍解釋,如果爸爸這個時候還能繼續説,“我們要玩好一陣子,天黑了以後更涼”、“我們還要去吃飯,進了餐廳更涼,所以還是要穿上外套”……“這種回應是對媽媽指令的補充,也是一種支援行為。”林如萍説。
不少專家表示,很多對成年人來説的日常生活瑣事,對於孩子來説並不簡單,因為他們在看父母的溝通方式,在揣摩父母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在學習如何與父母溝通。
“中西研究都有共識,婚姻關係好,親子關係就容易更好。”林如萍説,如果兩個人能互相尊重、互相支援,那麼就會是“兩人三腳”協調前進,否則就只能是“互相絆倒”了。
同盟關鍵原則:做什麼比説什麼重要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學會保持意見一致,那麼父母的教育就能形成合力。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盡可能選擇做那些正確的事了。因為形成合力的力量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會事半功倍,如果向相反的方向發展也會效率很高。
這時父母容易走入的一個誤區是:想得比做得更正確。
比如,很多家長意識到閱讀對人的成長的重要性,林如萍説,如果父母愛讀書,那麼當父母看書時,孩子會看到父母在閱讀當中時不時流露出來的笑容,看到父母閱讀時的分享,於是孩子就會去模倣,慢慢他會發現書裏有小世界,進而感受這個大世界。可是如果只是買書,自己不讀要求孩子去讀,那麼“書對於孩子來説是沉重的”。
所以説,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父母做了什麼遠比説了什麼重要。
“我們都説家長要跟孩子成為朋友,但是真正能成為朋友的並不多。”俞敏洪説,不是孩子不願意,是他們知道有些話説出來以後,父母的反應會比較激烈。比如説如果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孩子跟父母説,他在學校裏喜歡了某個異性,通常90%以上父母的反應都會很激烈。雖然父母在嘴上説要跟孩子做朋友,但是他們的行為已經把這條路阻斷了。
“現在一些大學裏有一項新增的業務,郵寄臟衣服回家”,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説,很多人看了這樣的報道都批評大學生,“但是我們做過的一項調查顯示,不到10%的人告訴我,他們在中小學階段洗過襪子,絕大多數孩子偶爾做過一次飯。”熊丙奇説。
我們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其實首先應該想到的是很多要求孩子的事情我們並沒有做到,還有很多應該讓孩子自己動手的事情,被我們剝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