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中的心慌和氣喘
發佈時間: 2014-10-29 15:38:55 | 來源: 中國網-健康中國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運動中出現心慌和氣喘症狀,主要是很少參加體力勞動和體育活動的人。由於他們的心臟、肺臟和其他器官,平時沒有經受過運動的鍛鍊,所以剛參加運動階段,就感到比較吃力,不大好受。因為沒有經過鍛鍊的心腦,容積較小,心肌收縮無力,心跳一次的輸血量較少,因此當運動中身體需血量增多時,就只有增加心跳次數來滿足身體對血液的需要。平時少有運動的人,不能馬上適應心臟快速的跳動,於是就表現出心慌、頭暈、噁心、胸悶、出虛汗、眼冒金星等現象。同樣的原因,剛開始參加運動的人,他們肺活量小,呼吸表淺,肺內的氣體交換不好,當運動中需要的氧氣和排出的二氧化碳增多時,就只有增加呼吸次數來滿足身體對氧氣的需要,於是就出現了呼吸加快,上氣不接下氣、 喘息不停的情況。
懂得了運動中為什麼會出現心慌和氣喘的道理,也就不難明白堅持運動的好處了,經常的運動,能使心肌逐漸發達,粗壯有力,心臟容積也增大,每跳一次的輸血量也相應增加。這樣,在從事同樣運動的情況下,心臟跳動的次數就要比沒有鍛鍊前少得多,即使在運動量比較大、必須增加心跳次數時,由於在經常的運動中,人們已經適應心臟的快速跳動,也就不會感覺難受了。
肺臟的情形也一樣。由於經常的運動,使呼吸肌發達,肺活量增大,可由一般人的3500毫升,增大為5000毫升;呼吸頻率也由一般人的每分鐘14-16次減慢為每分鐘8-12次。這樣就使呼吸器官在每次呼吸之後得到較長的休息時間。在運動量增大時,主要是通過加深呼吸來滿足身體的需要,而不必大量增加呼吸次數,所以喘不過氣來的現象也就減輕了。
克服心慌和氣喘的有效措施是:剛開始鍛鍊時,運動量要小一些,適可而止。美國運動醫學博士米爾金指出:初鍛鍊者往往運動過分劇烈,以致氣喘吁吁,結果只好減少運動量,這樣達不到增進健康的目的。初鍛鍊者最好不要練到缺氧而喘息的程度,當適應能力提高後才可加大運動量。只要堅持鍛鍊,循序漸進,使心肺功能和全身各系統的功能都得到加強,這時即使運動量大一些,也不會出現心慌和氣喘。
(中國網健康中國綜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