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知的膏方服用常識
發佈時間: 2014-10-22 14:43:16 | 來源: 天山網 | 責任編輯: 郭洪濤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四季物候的生長規律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主藏精,在這個季節裏進行適當的調補,尤其對於那些患有慢性疾病或大病初愈的虛弱患者,可以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儲存于體內,滋養五臟,培補元氣,助體內的陽氣升發,可以保證來年的機體有一個精力充沛的機體。
虛證在冬季的調養一般可以分為食補和藥補,對於病後腸胃功能虛弱的人首先選擇食補,通過調整飲食,補養臟腑功能,促進消化和全身狀況的康復,將起到藥物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一般來説,虛證不明顯,目的是健身,或藥補後體虛已有改善者,不妨有選擇地食補,虛證明顯或病後虛弱者,初期宜用藥補,藥補中的膏方是冬季虛證調養的一種重要方法。
南京市中醫院專家告訴記者,中醫認為“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對於虛症的調理,根據臟腑氣血陰陽的調和情況,調理方法也不相同。如陽虛者溫陽,陰虛者滋陰,脾虛者健脾,腎虛者補腎,須多種藥物相互配伍。進補的具體方法可分為平補、調補、清補、溫補、峻補五大類。
一般來説,平補藥性平和,無偏寒偏熱,可補氣養血,調整陰陽,宜用於平時保養或一般的體質虛弱者;調補用於消化吸收功能減弱,稍有不慎即胃痛腹瀉者;清補則補中兼清,適用於體虛而有內熱者;溫補用於陽虛之人;峻補又稱急補,主要用於體質極虛之時,如大失血後、大病後、婦女産後等等。根據患者體質不同與病情的需要,合理進補。
一是補虛立足調和,寓補于調。虛證由於臟腑功能呈衰弱狀態,若一味滋填,難免傷脾礙胃,導致虛不受補的現象。臨床實踐證明虛證偏激用藥弊病較多,純以參芪歸地等補填,滋膩厚味,易傷及氣血生化之源,反有礙虛證之恢復。故以調和為補虛要法,用藥不峻不猛不偏不過,能調動機體陰陽的相互滋生,相互轉化,相互協調的特性,恢復機體的自穩平衡機制,促進生理代謝的協和,故補虛膏方雖不著意于補,而補則自在其中。
二是補益輔以祛邪,寓攻于補。虛證人群雖然以虛為主,但臟腑功能的低下同時導致代謝物質的留滯,虛者正氣不足又易感外邪,故虛證者一般常伴有痰、濕、血瘀等,既是病理産物又為致病因素。正虛可以引發邪實屬虛中夾實,標本同病之證,臨床虛與實常相互伴隨。此時不可獨補其虛,不可不祛病邪。故治虛膏方常在健脾益氣,滋陰養血之品中配合調理氣機兼以驅邪之藥,此乃標本兼顧,效果良佳。
三是養陰不忘扶陽,調動機體生化之力。雖然説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一定規律,但治虛證應注重扶助陽氣,尤其重視脾腎之陽。治虛膏方多從陰陽雙補論治,更重視調理脾胃,溫建中陽,其旨正在求陰陽之和于中氣(陽)之中,使用使虛證之復於化源之中。當然,膏方也有其適應症,一般適用於以下7類人群:分別是慢性病患者、亞健康人群、老年人、女性人群、體虛患兒、疾病康復期患者與性功能減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