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醫患關係

從美國醫生的墓誌銘反思現代醫患關係

發佈時間: 2014-10-10 09:55:33   |  來源: 光明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一位老人在家中不慎摔倒,外科醫生見其行動不便將她背起,直到一個科室一個科室地做完檢查為止。”近日,南通網友的一則微網志在熱傳,大家紛紛為這位好醫生點讚。7日,記者聯繫上了這位徐醫生,他説這只是舉手之勞。(10月8日《現代快報》)

  如果不是這位醫生身上的白大褂,不管是現場的目擊者還是看見這張圖片的網友,都一定會以為這是患者家屬背著自己的親人在看病。得知事情真相以後,網友們紛紛為這位有愛的醫生點讚,而不管是被背著的老人,還是其他患者,也一定會從中體會到來自醫者的感動與溫暖。這種感動與溫暖,絕對不僅僅是喚起我們內心瞬間的美好情感,而是給了我們一個反思當今醫患關係的機會。

  醫患關係是近年來的社會熱點話題,一方面是患者的傷醫、殺醫事件層出不窮;一方面是醫生在工作中的戰戰兢兢,提心吊膽,甚至為此影響到了年輕的學子們報考醫學院,從事醫生職業。這顯然不是我們想看到的,因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是:今天沒人願意學醫從醫,那麼明天就會沒人來給我們看病。至於如何解決目前這種勢如水火的醫患關係,社會各界也從各個角度進行了深入分析。

  儘管從治本上來説,改革醫療體制是改善醫患關係的必由之路,但這無疑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目標實現之前,我們是否就應該安於現狀,坐視醫患關係的持續惡化?也坐視下一起傷醫殺醫悲劇的再次發生?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其實對於醫患關係來説,既需要政府層面的醫療體制改革,也同樣需要醫患雙方的點滴努力,需要像南通市這位醫生一樣的“背患看病”之舉。

  站在患者的角度來看,需要對疾病與死亡,對現代醫學發展的局限性有一個理性而清醒的認識,而不能認為醫生可以包治百病,無所不能。很多醫院和醫生,將十九世紀美國醫生特魯多的墓誌銘“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奉為圭臬,認為這是從醫的三種境界。“有時是治愈”坦言了醫學的局限性,坦露了醫學作為一門科學的發展性、延伸性和非萬能性。它告訴我們的一個事實是:醫學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也不能治愈每個病人。對於這一點,醫者心知肚明,但患者卻往往不願意正視,這正是很多醫患矛盾和衝突的根源所在,顯然需要患者一方認識和理念上的進步。

  “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則是站在醫護人員的角度,希望醫護人員要幫助病人,安慰病人,讓病人得到溫暖與慰藉。這是拋開技術,醫生最具有意義的存在和使命。具體到我們的現實中,醫生對患者的耐心傾聽,給予處在緊張情緒中的患者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寬慰的話語,都會給患者帶來莫大的心理慰藉與情感溫暖,都會把可能發生的醫患衝突扼殺在萌芽階段。

  美國醫生特魯多早已作古,但是重溫他的墓誌銘,卻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給醫患雙方如何改善醫患關係無盡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