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醫學315

“黑手”伸向胎兒:非法鑒定手段層出不窮

發佈時間: 2014-09-11 10:40:56   |  來源: 北京晨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萬餘案件暴露非法鑒定胎兒性別新動向

  9月3日,國家衛計委會同公安部、工商總局、食藥總局發佈《禁止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人工終止妊娠的規定(徵求意見稿)》明確,介紹、組織實施“兩非”行為的,最高可處罰3萬元;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家衛計委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全國共破獲“兩非”案件1.1萬多件。

  “孕婦非法鑒定胎兒一般是要男嬰,不少鑒定出女孩的孕婦選擇流産或者引産。而在非醫學需要的情況下,正規醫療機構一般不會為她們做手術。”廈門市婦幼保健院一位專家説,“孕婦不得不選擇地下診所,而地下診所醫療設備差,一些工作人員甚至沒有行醫資格,一旦孕婦在手術過程中發生意外,很可能發生一屍兩命的慘劇。”同時,還有個別孕婦因“地下鑒定”結果不準而流産。

  “兩非”還是導致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期高位運作的重要原因。2013年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7.6,而國際上通常認為的正常水準為103-107。山東大學醫學倫理學研究所副所長曹永福認為,對下一代的性別選擇是“過了界的干預”,必將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

  根據國家統計局人口統計資料推算,目前我國19歲以下年齡段出生性別比嚴重失衡。到2020年處於婚齡的男性人數將比女性多出2400萬。

  當前的“兩非”活動呈現明顯的“流動性”,“打一槍換一地”,有的甚至是跨省跨境作案。針對這一作案新特點,國家衛計委要求,加大區域協作力度,形成全國“一盤棋”治理格局。

  針對“兩非”的隱蔽性,此次發佈的徵求意見稿明確,鼓勵舉報違規行為。山東省已建立有獎舉報制度,發動群眾,對舉報查實的舉報人給予2000元到5萬元不等的舉報獎勵。據新華社

  ■意見建議

  犯罪主體資格限制應取消

  我國刑法規定,未取得醫師執業資格的人從事非醫學需要胎兒性別鑒定,情節嚴重的,以非法行醫罪論處。安徽省衛計委副主任高俊文認為,這一規定只限定沒有執業資格的人,但實際上一些具有執業資格的醫生或醫療機構從事“兩非”就無法懲處。建議取消犯罪主體的資格限制,並明確對非法胎兒性別鑒定的行為進行定罪量刑。

  此外,非法鑒定胎兒性別與非法行醫常常糾纏在一起。山東、湖南等地計生、法律界人士認為,應降低入刑標準,對於實施非法引産手術的非法行醫者保持高壓態勢,一旦證據確鑿,必須依法取締黑診所,嚴肅追究非法行醫者的刑事責任。

  據新華社

  非法鑒定手段層出不窮

  轉移境外

  8月,廈門、溫州破獲多起驗血鑒定胎兒性別案,犯罪嫌疑人採血後將血樣轉送境外做性別鑒定,每鑒定一人收費3000元至6000元不等。

  查病為由

  安徽省鳳陽縣一民營醫院以查治婦科病為名,為懷孕育齡婦女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僅兩個月就有人流、引産180例。經核查,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該院一直非法進行節育手術,每例人流、引産手術費用在3000元至2萬元。

  便攜B超

  廈門警方破獲一個駕車流動“作案”的非法鑒定胎兒性別犯罪團夥。這一犯罪團夥,利用攜帶型B超機,在車上為孕婦進行非法鑒定胎兒性別,每個孕婦收費600元。已初步查證40余人次參與非法鑒定活動,其中有8名孕婦因鑒定結果是女孩而到醫院或自行流産。

  網上驗胎

  聲稱可以驗尿識性別的“驗胎靈”也曾一度在網上大行其道,儘管“驗胎靈中文網”已關閉,但類似網站依然有跡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