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醫藥動態

立秋後多發胃腸型感冒

發佈時間: 2014-09-08 15:48:52   |  來源: 齊魯網   |  責任編輯: 郭洪濤

  立秋後,“秋老虎”來勢洶洶,正是胃腸型感冒的高發期,不少市民因為飲食貪涼、不潔等出現了胃腸型感冒。市民應注意飲食,預防胃腸型感冒。一旦得了胃腸型感冒,也要對症下藥,莫把胃腸型感冒當腸炎治!

  發燒、頭痛、咳嗽、流涕、周身不適是人們熟知的感冒症狀,而食欲差、泛酸、燒心,以至噁心、嘔吐,有時還伴有輕微腹痛、水樣腹瀉等,這些症狀卻很難讓人聯想到感冒。然而,它們卻是“胃腸型感冒”的主要症狀。胃腸型感冒主要由腺病毒、杯狀病毒、流感病毒、冠狀病毒等感染引起,多發生於消化道功能較弱的群體。感冒病毒乘虛而入鑽進消化道,引起消化道黏膜反應,就會出現上面提到的一系列消化道症狀。

  預防胃腸型感冒應做到多喝水,但最好不喝冷藏飲品,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和易消化的食物,少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患病後更要注意飲食調節,清淡飲食,多吃好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如米湯、粥、麵條等,一次不要吃太多,少吃多餐,根據胃腸道的能力逐漸增加進食量。

  需要注意的是,胃腸型感冒不能盲目使用抗菌藥,這樣非但無效,反而容易導致腸道正常菌群紊亂。對於胃腸型感冒病人的治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發病後應去醫院做血象和糞便檢查,必要時,還要進行肝功能等相關化驗,以排除腸炎、細菌性痢疾、傳染性肝炎等。第二,注意病人的飲食調理,應少量多餐,吃些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如米湯、粥、麵條,避免進食油膩和帶有刺激性的食物。第三,由於患者多次腹瀉,體內會丟失較多水分和“電解質”,為此要注意補充水分;必要時,給予靜脈補充液體和營養物質。第四,應根據病情酌情使用藥物:儘量減少口服各種消炎、止痛、退燒藥,減少對胃腸道刺激,如體溫超過38.5攝氏度以上,可到醫院注射柴胡(或含服柴胡滴丸)、安痛定或物理降溫。

  治療胃腸型感冒最常用的就是藿香正氣類製劑,它有兩大功能:解表、和中。解表即解除機體表層病邪,和中即調和胃腸道。這兩項功能正好對應胃腸型感冒的兩個方面,所以能很快見效。

  在眾多的藿香正氣製劑中,傳統的藿香正氣水療效明顯,口感卻很差;且由於水劑是通過乙醇(酒精)提取,藥效比較猛,對酒精過敏者、小兒和年老體虛者服用時應遵醫生指導;而藿香正氣膠囊和軟膠囊,優點是口感好,但是藥物的療效均不及藿香正氣水。近年來一直備受好評的新劑型--藿香正氣滴丸解決了上述劑型的缺點。其通過水溶提取,不含乙醇(酒精),沒有刺激味道,口感較好;且保留了藿香中易揮發的有效成分,口服後約5分鐘可快速溶出,發揮了滴丸劑型高效速效的特點;由於其卓越的療效特點,臨床上除了應用於胃腸型感冒的治療,也廣泛應用在對空調病、急性胃腸炎、痢疾以及夏季中暑的防治。可作為居家旅行,四季常備的藥品。

  臨床研究表明,天士力生産的藿香正氣滴丸為主治療胃腸型感冒100例。結果:治愈88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8 %,可見藿香正氣滴丸治療胃腸型感冒,療效可靠。其中藿香為主,辛溫散寒,芳香化濕,和胃悅脾。輔以半夏,燥濕降氣,和胃止嘔;厚樸行氣化濕,寬胸除滿;蘇葉、白芷助藿香散寒化濕;陳皮理氣燥濕和中;茯苓、白術健脾化濕;大腹皮行氣利濕;桔梗宣肺利膈,甘草調和諸藥。合而成方,可使風寒得散,濕濁得化,脾胃調和,諸症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