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醫患關係

專家談醫患關係:無大愛不能當大醫

發佈時間: 2014-09-05 10:09:34   |  來源: 環球網-生命時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專家小傳

  黎介壽,著名普外科學專家,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副院長,201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現在醫患關係比較惡劣,很多人擔心將來沒有人當醫生。我看,這種情況會好轉。因為每個人都離不了醫生,醫生不可能消失也不能消失。

  我曾在學生中做過調查,問他們為什麼學醫,我發現主要有三大類:第一類是有志向,受父母和其他長輩的影響;第二類是看到急需醫生的現狀,一定要學醫;第三類是認為醫生比較穩定,在社會上受人尊敬。我一直堅信,社會會越來越和諧,醫生和病人之間的矛盾也將減少,所以我並不擔心將來沒人當醫生。

  我自己學醫是因高考時沒錢,只有學醫不要學費,還提供住宿費。我哥哥(著名燒傷學家,黎鰲院士)當醫生是受我父親40多歲就因心臟病去世的影響。剛開始,我並不想學醫,後來到了醫院,看到了病人的痛苦,發現自己有辦法救人,就愛上了這個職業。

  當好醫生,光有決心不夠。能否治好病,除了技術外,對病人必須要有愛心,無大愛不能成大醫。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與病人接觸的時間太短,能安下心解決病人問題的時間就幾分鐘。幾分鐘能解決問題嗎?很難。

  除了決心、愛心,醫生還要有耐心。醫學有很多問題尚未解決,白天出診晚上讀書、做課題研究是很多醫生的常態。醫學需要活到老學到老,否則解決不了問題。病人把生命交給醫生,醫生不去解決誰解決?所以學醫要有愛心,更要有耐心。

  現在給病人看病確實太隨便,一個肚子痛,片子查了一大摞,問題還是沒解決。這可能説明兩個問題,一是醫生本身經驗不足,二是醫生接觸病人的時間太短。我國沒有分級、分病種看病,病人來到醫院四處看,這是對醫療資源很大的浪費。醫生必須加強學習,只有把病人的問題解決了,他們才不會到處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