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醫藥動態

有自身免疫病慎用干擾素

發佈時間: 2014-08-25 10:50:59   |  來源: 華聲線上   |  責任編輯: 郭洪濤

  慢B型肝炎患者只有達到持久的e抗原清除和轉換甚至持久的表面抗原清除才能真正實現停藥後不復發

  “慢性B型肝炎是可以實現臨床治愈的,也就是表面抗原(HBsAg)清除。”日前,在一個關於B型肝炎規範治療的研討會上,專家介紹,這一概念逐漸被國內外B型肝炎治療領域的專家廣為接受。研究發現,3%~11%慢B型肝炎患者實現臨床治愈。然而,這一概念在公眾中的知曉率卻很低。專家介紹,慢性B型肝炎治療僅僅實現病毒檢測不到是不夠的,只有達到持久的e抗原清除和轉換,甚至持久的表面抗原清除,才能真正實現停藥後不復發。

  治療終點:

  停藥後持久的表面抗原清除

  《中國慢B型肝炎患者臨床治療需求調研》結果顯示:超過90%的患者渴望通過有限療程獲得安全停藥機會,63%的患者希望通過1~2年療程就安全停藥;近三成患者誤認為HBV DNA轉陰即“治愈”並自行停藥;停藥患者中有高達96%的患者因復發等原因而不得不重新服藥治療。

  究竟達到什麼樣的效果才是慢性B型肝炎的治療終點呢?中國工程院院士莊輝介紹,根據2012年歐洲肝臟研究協會推出的指南更改慢性B型肝炎治療將“停藥後”持久應答作為治療終點的觀點,闡明B型肝炎病毒轉陰只是基礎,認為只有實現停藥後持久的e抗原血清學轉換、甚至表面抗原清除才是慢性B型肝炎治療需要追求的治療終點。因此,目前國際公認的慢性B型肝炎治療有三個終點:第一個是維持病毒學緩解,即B型肝炎病毒降至檢測不到水準。第二個是停藥後持久的病毒學應答、HBeAg血清學轉換或生化學應答,即經抗病毒治療後獲得持久的“大三陽”轉為“小三陽”。第三個是停藥後持久的HBsAg清除,伴或不伴血清學轉換。

  慢性B型肝炎治療僅僅實現病毒檢測不到是不夠的,實際上慢性B型肝炎的發生、發展都與機體免疫密切相關,只有達到持久的e抗原清除和轉換,甚至持久的表面抗原清除,才能真正實現停藥後不復發。

  治療方案:

  抗病毒是關鍵

  “慢B型肝炎的理想治療終點當然是臨床治愈。”莊輝介紹,目前慢性B型肝炎治療總體的目標是降低肝硬化/肝癌的發生,所有國內外指南都提出,慢B型肝炎治療一要最大限度地長期抵制HBV,減輕幹細胞炎症壞死及肝硬化;二要延緩和減少肝臟代償、肝硬化、肝癌及其並發癥的發生。

  他解釋,慢B型肝炎的治療手段主要是包括抗病毒、免疫調節等,其中抗病毒是關鍵。目前抗病毒治療慢B型肝炎主要是兩類藥物,一類是核苷(酸)類似物,一類是干擾素類藥物。長效干擾素和核苷(酸)類藥物都可以幫助患者實現B型肝炎病毒檢測不到,但在實現e抗原血清學轉換的比例上,長效干擾素要高於核苷(酸)類。

  特別提醒:

  使用干擾素要排除禁忌症,干擾素類藥物的副作用相對較多, 禁忌症也較多。

  “干擾素類藥物的禁忌症也需要警惕。”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主任高志良教授也提醒,有自身免疫疾病、糖尿病和抑鬱症家族史、視網膜病變、甲亢、肝硬化等疾病的患者,使用干擾素類藥物一定要謹慎。此外,如果患有糖尿病,必須在糾正之後才可以使用。

  對於育齡女性患者而言,選擇干擾素治療有一個好處是,在病毒清除後,生育孩子時傳染給孩子的幾率大大降低。而且,可以避免長期用藥,減少了服用口服藥的女性在生育期、哺乳期是否該停藥的糾結。

  育齡期的婦女在使用干擾素期間是不能懷孕的,如果干擾素治療有效,可以停藥,停藥半年後才可以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