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醫藥動態

網購藥品莫圖便宜丟了安全

發佈時間: 2014-08-25 10:46:21   |  來源: 華聲線上   |  責任編輯: 郭洪濤

  專家支招,避免買到假藥劣藥要注意三點:上食藥監總局核查網站、莫輕信誇大療效的宣傳、收到藥品後當面開包裝驗收

  網上代購境外抗癌藥約有75%被證實是假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專門發佈網路購藥消費提示,從中透露的這一消息再次引起人們對網購藥品的關注。

  如今,網購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藥品也不例外。在熱衷網購的消費者看來,上網購藥不但可免去上醫院排隊掛號買藥的不便,比起外面的實體藥店,一些隱私性較強的藥品,如壯陽藥等,購買時也沒那麼尷尬。但專家提醒,藥品畢竟不是一般商品,在網上購買需特別謹慎,要認準有《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的才是合法網上藥店。這類藥店可以銷售非處方藥,但也不能賣含麻黃鹼類的復方製劑如“白加黑”、“新康泰克”等,處方藥更屬網上禁售藥品。

  新聞回放:

  網購境外抗癌藥超七成有假

  近年來網際網路藥品交易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不跑醫院不上實體藥店,直接在網上下單買藥,甚至找海外代購。但網上藥店可不可靠?網購買到的藥品品質如何?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就此專門發佈網路購藥消費提示。據介紹,我國網上售藥必須要具有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核發的《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凡是向個人消費者零售藥品的,首先應當是實體藥品零售連鎖企業,符合自建網站審批管理規定。目前,經藥監部門批准在網上合法銷售藥品的藥品零售企業有184家。而根據地方藥監部門既往查辦案件取得的經驗,網上代購境外抗癌藥約有75%被證實是假冒藥品,輕則貽誤病情,重則造成更大傷害。

  網購吐槽:

  圖便宜方便,品質不知如何辨

  生活在大城市,即使上醫院麻煩,但找個藥店買藥還是很方便的一件事,但為何還有那麼多人熱衷網上購藥?

  “就是圖個方便。因為每天生活節奏快,雖説藥店到處有,但現在手機就能上網。見縫插針網購,對我來説已成為習慣。”近兩年,林女士也開始上網購買一些常用藥品,比如感冒藥,給老人治風濕的貼膏,給孩子治鼻炎的噴霧劑、膠囊等,甚至連避孕藥也在網上買。

  而嘗試過在網上找海外代購的楊女士則是為了省錢。因為家裏有肺癌病人,要吃一種叫“易瑞沙”的藥物。經病友指點,在網上找人代購印度仿製的“盜版”易瑞沙,每片價格比在國內買進口的英國公司生産的“正版”貨便宜十多倍。

  會不會買到假藥?這是林女士和楊女士都有過的疑問。但藥品快遞到府,她們也只是看包裝無破損、是否在保質期內,其他的就不知該如何辨別了。

  專家提醒:

  處方藥絕不可能網購到

  “但藥品畢竟不是一般商品, 在網上購買需特別謹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中藥師丘振文指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早有規定,有《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才可以銷售非處方藥,但不能賣含麻黃鹼類的復方製劑如“白加黑”、“新康泰克”,處方藥更屬網上禁售藥品。各國都對處方藥銷售有嚴格管理要求,像“易瑞沙”這樣的處方藥,不憑醫師處方不能從正規渠道買到。由於海外代購是不合法的,消費者拿到手的藥品是真是假、服用安全如何根本沒有保障。而由於運輸距離遠,如果未能按藥品所需的保存條件(溫度和濕度)及運輸要求嚴格執行(比如有些需要置於陰涼環境、有些需要冷藏),即使是真藥,從海外送到患者手裏變質成劣藥也未可知。“也正因此,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一再提醒網上代購境外藥品完全不可信、不可取。”

  而在正規網店,有時看到低價促銷,有些網友還會多買一些起保健作用的中成藥、滋補藥。對此,丘振文提醒説,如果同一類中成藥、滋補藥與同類廠家相比較價格低很多,原料上可能“有文章”。同樣的中藥材原料,差價大品質等級也相差非常大。另外,也要警惕一些接近有效期的藥品被用來促銷打折。“總之,即使是通過正規渠道,再便宜也不要‘囤藥’。”

  專家支招:

  網購如何避開假藥劣藥?

  “如果讓我給建議,買藥當然應首選正規醫院和藥店。但網購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藥品也不例外。”丘振文分析稱,在熱衷網購的消費者看來,上網購藥不但可免去上醫院排隊掛號的不便,比起外面的實體藥店,一些隱私性較強的藥品,如壯陽藥等,購買時也沒那麼尷尬。但網購藥品如何避免買到假藥劣藥?他結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佈的網路購藥消費提示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1.上食藥監總局核查網站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有規定,取得在網上售藥資質的企業,都應該在自己網站的醒目位置上標注《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證書編號。消費者要辨別網上藥店是否合法,可以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www.cfda.gov.cn),通過“數據查詢”欄目查詢核實。

  2.莫輕信誇大療效的宣傳

  除了不要在網上購買處方藥,對一些網站發佈的宣稱能治療某種疑難雜症的秘方藥、高科技新藥、便宜進口藥、神奇療效藥也要提高警惕。特別是那些在廣告宣傳中使用“藥到病除”、“肯定能好”等絕對化語言,銷售這些所謂“靈丹妙藥”的網站很可能就是違法網站。還有些網站,大肆宣傳所售藥品的研發或生産單位,並冠以國際性、世界性的頭銜,像這樣的廠家、機構大都是空殼或皮包公司。消費者在網上看到這樣的宣傳一定要有所警惕,主動核實售藥網站資質和藥品批准文號,避免上當受騙。

  3.當面開包裝驗收藥品

  藥品送到府時,消費者必須當面打開包裝驗收。首先要看藥品包裝外觀有無破損,其次看名稱是否與訂購的相符,再看是否在有效期內。對於有嚴格保存條件(溫度和濕度)及運輸要求的藥品,若遇上極寒或極熱天氣,還要留意藥品的送貨條件是否能保障適宜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