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路上“流動的愛”
發佈時間: 2014-08-25 09:57:29 | 來源: 中國日報網 | 責任編輯: 郭洪濤
8月19日上午,在流動人口集聚的蓮花北苑社區的一個小活動室裏,一場流動兒童公益夏令營的閉營儀式正在進行,觀眾席上,穿著環衛服的女工、腳上沾滿泥土的民工、膚色黝黑的菜場攤販,無一例外都一臉驕傲地看著臺上的孩子;臺上,沒有服裝、沒有化粧、沒有道具,孩子們用自編自演的話劇《一個兒童的安全告白》作為獻給家長和南京協作者的禮物。而台下的一角,連續舉辦了七屆流動兒童夏令營的南京協作者負責人李真,一臉的欣慰,從一名記者轉身走上NGO(非政府組織)之路,她已經艱難前行了11年。
非典之後的人生逆轉
2003年,是在大多數中國人心裏打上沉重烙印的一年,這一年,非典走入人們的視野,帶走了數百人的生命。對李真來説,這也是她人生中最深刻的一年。那時,在北京的一家媒體做記者的她,接觸到了很多在京打工者的求助電話,面對這個因缺乏資訊而束手無策的群體,她和幾個媒體同事一起向他們宣傳非典防禦知識、籌備發放口罩、消毒水等非典物資,而在服務宣傳之餘,他們心裏的方向也越來越清晰:雖然多年來一直在當志願者,但做得還不夠,與其紙上談兵,不如放手一搏為這些弱勢群體做點什麼。因為這一念頭,李真的人生開始逆轉,她辭掉了工作,和之前同樣是記者的老公一道,創辦了國內最早的民間NGO組織,這便是“協作者”。
很多人好奇,協作者到底做什麼?在李真看來,只要能幫助進城打工的農民工真正融入城市,保障他們的利益,他們都會去努力嘗試。協作者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對上不起學的孩子提供“流動書桌助學計劃”,組織父母無暇照顧的“小候鳥們”進行公益夏令營,舉辦全國性的研討會,呼籲對農民工群體和職業病防治的關注。
話劇講述民工的期待
2007年9月18日,在南京先鋒書店,一個名為“脆弱·潛能 農民工——流動在邊緣”的圖片展在舉辦,這是李真和丈夫李濤十年間拍下的數萬張圖片中的一小部分,記錄了民工在城市中的流動和變遷。在他們的鏡頭裏,有坐在廢品改造推車裏的孩子,有幫媽媽洗衣服還要照顧弟弟的10歲女孩,還有因工傷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民工。就在那兩個月之前,李真將“協作者”帶到了南京,成立了南京協作者社區發展中心,紮根社區為流動人群服務。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李真和丈夫開始異地相隔,直至如今。
“協作者”真正走進南京人的視野,源於那年9月23日金陵晚報的封面報道——打工者自導自演《一個民工的美麗期待》,很多人看了才知道,原來平時拿慣了炒勺與鋤頭的、灰頭土臉的建築工、保潔員、廚師也可以登上舞臺表演,城市裏活躍的外來民工們因此記住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南京協作者。
“接觸的人越來越多,心裏的擔子就越重。”這麼多年來,李真看到了一個孩子自從跟父母來到城市,10年轉了5所學校;看到一個僅有四年級文化的母親深夜裏為了解決兒子的數學題研究到半夜兩點多,“對很多外來打工人群來説,城市是一道巨大的屏障,我要幫他們一點一點消除掉。”李真活躍在流動人口聚集的社區、工地和學校,幫助他們找工作、解決困難,通過“流動服務車”為他們送圖書、做體檢,成立新市民之家,免費給孩子們輔導功課,過節帶打工人群遊玩,還發起“親子讀書一小時”倡議,呼籲因打工而忙碌的家長每週拿出一小時,陪孩子一起讀書……
每月往返兩地
照顧孩子
然而,很多人看不到李真的辛苦,因為做公益很多人不理解,他們的辦公地點輾轉了三次,同事還被人打過;因為工作和家庭在兩地,她幾乎每個月都要坐火車往返于北京和南京之間,她的孩子今年還不到四歲,“開始見我回南京,孩子死活不同意,後來知道哭鬧無濟於事,只能眼巴巴地看我走,我説我再過四天就回來,孩子就每天晚上盯著天花板數日子。”李真説的時候很平淡,其實她心中的不捨很少有人能體會。
“其實,我們無非就是想踏踏實實做點好事,”李真總結著自己多年來的付出,“每當我去工地做調查,看到那些滿臉皺紋、頭髮花白的老人,我實在無法面對,他們應該在家安享晚年,如今卻背井離鄉做苦力,但我始終被他們那種積極向上的情緒引導著向前走,我真的希望在他們努力的同時,為他們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