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健康幫能量

“冰桶挑戰”澆出公益慈善的基本特徵

發佈時間: 2014-08-24 09:54:48   |  來源: 中國日報   |  責任編輯: 郭洪濤

  近日,國外風靡的“冰桶挑戰賽”傳遞到中國,大家用冰水將自己澆個“透心涼”,是為了給罕見病患者籌款。截至8月20日,國內的獲捐方“瓷娃娃”罕見病關愛中心就已收到捐款近140萬元。(8月21日《新京報》)

  “冰桶挑戰賽”于7月在美國興起,規則很簡單,參與者將一桶冰水淋在自己頭上,然後就可點名3個人接受挑戰,被邀請者如果不應戰,就需要向“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即“漸凍人”)”協會至少捐款100美元。這項充滿“喜感”的活動在幾天內引發巨大關注,美國總統奧巴馬、俄羅斯總統普京等都參與其中。隨著“冰桶挑戰”不斷升溫,質疑聲也此起彼伏。有網友認為,名人的行為炒作意義大過公益,我卻以為,如此的名人炒作凸顯的正是公益慈善的基本特徵。

  冰桶裏的水很冷,澆出來的卻是溫情。所謂“罕見病”,就是發病率在0.65‰和1‰之間的病症,我國就約有五六千種罕見病,其中只有1%的罕見病有有效治療方法,但往往需要一年幾百萬元的治療費。剩下的99%只能通過干預治療延長壽命。關愛罕見病患者的公益慈善活動一直有人做,但宣傳效果並不理想。瓷娃娃6年來就做了很多宣傳,但關注的人並不多,發起冰桶挑戰後,“瓷娃娃”中心在三天內關注度迅速上升。當然,在瓷娃娃籌集的近140萬元善款中,公眾零星捐款近40萬,其中的100萬元則來自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之子王思聰。公益慈善需要引發公眾關注,因而特別需要名人效應;當然,名人也會借此搶得眼球,擴大了自身影響。但公益慈善無疑是雙贏得主。只有讓參與者受益,才能讓參與者更有參與熱情,這本該是公益慈善活動的一個特徵。

  有意向的公益慈善參與者,肯定要比實際的參與者多。有意向而未參與,恐怕有這樣一些原因:缺乏參與時間、缺乏參與機會、缺乏參與動力、缺乏參與的便捷方式……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參與的衝動和不參與就沒法交代的壓力。有些熱心慈善的志願者,除了有愛心,也因為做上了癮,不做變得難受。反觀有些尚未投身公益慈善的人,並非捨不得錢,而是還存在參與慈善的惰性。拉一拉、推一推、促一促、逼一逼……一旦起步,也許就會形成慣性。有人擔憂,如果被點名的人既不接招,也不出錢,怎麼辦?如果這樣,這個遊戲就會玩不下去。但好在現在盯住的往往是公眾人物,眾目睽睽,誰敢賴賬?公益慈善需要利用眼球的力量,既獲得善款,又擴大影響,還不應造成捐贈人的經濟負擔,首選公眾人物,體現的正是公益慈善的這一特徵。

  有些網民還質疑,這“一傳三”的模式,豈不有點像傳銷?這一質疑混淆了兩者的本質區別。看起來都是“一傳三”,但傳銷是謀財,“冰桶挑戰”是行善。相似的是形式,相異的是實質。如果行善的好事能做得像謀財的生意一起風生水起,不正是公益慈善所追求的境界嗎?公益慈善就要獲得公眾廣泛的參與,它不僅為了籌集善款,也為了傳播愛心;不僅為了能讓更多的受助者解困紓難,也為了能讓更多的捐贈者獲得“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快感。採用的最佳方式,就是讓最廣大的公眾都能來參與,而這,更是公益慈善最基本的特徵。

  當然,“冰桶挑戰”也要看人,千萬別把人澆出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