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能夠溶解嗎?
發佈時間: 2014-08-21 10:29:38 | 來源: 東方健康 | 責任編輯: 健康郭洪濤國遠端一
血栓是一種以纖維蛋白為框架構成的血液凝固物。血栓在血管內一旦形成,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實體可以越來越緊固,對血管壁的附著也越來越牢固,這種狀態的血栓是難以溶解的。因此,要想使血栓溶解並達到血管再通的目的,必須在血栓形成的早期應用有效的溶栓藥物。
臨床常用的抗凝藥並不是溶栓藥,例如阿司匹林、華法令、新抗凝片、肝素鈉、蝮蛇抗栓酶等,它們只是作用於凝血系統的不同環節,起到抗凝血的作用,有助於防止血栓形成和擴展。真正的溶栓藥應當能使纖維蛋白溶解,如尿激酶、鏈激酶、去纖酶、組織纖溶酶原激活劑(t-PA)等。應用時可以靜脈內給藥,也可經動脈插管進行動脈內溶栓治療。
中風時應用抗凝藥叫作抗凝治療,應用溶栓藥叫作溶栓治療。這兩組藥物都不能隨便使用,因為均有導致組織出血的危險。目前針對缺血性中風,臨床應用抗凝治療已較普遍,對於小中風和進展性中風確有療效。但是,溶栓治療的開展還很有限,一是因為這類藥物的價格多半比較昂貴,二是用於腦梗塞時出血並發癥較多。
溶栓治療要想取得療效,關鍵是時間要早。絕大多數有效的病例都是在發病後6小時之內。如果超過了這個時限,不僅血栓難以溶解,而且腦組織因缺血所致的損害也難以逆轉,於是溶栓治療就失去了它的意義。現在,從我國的情況來看,大多數病人發病後被送到醫院已遠遠超過6小時,這也是溶栓治療難以開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我們應當把中風作為像心肌梗死那樣的急症來對待,遇有病人應儘快送往醫院,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腦血栓形成是怎麼回事兒?
如前所述,由於血管病變、血液成分的變化及血流動力學的改變而發生的腦供血不足,最初可能為短暫性缺血發作,如有反覆發作或未得到恰當治療,均有可能導致進展性或完全性中風。這種情況過去常稱為腦血栓形成。
實際上,腦血栓形成只是腦血管閉塞的一種形式,通俗地講,就是凝血塊把血管堵住了。那麼凝血塊是從哪來的呢?原來,人體血液中有一種叫血小板的東西,它能夠促進血液的凝固,尤其在粗糙的傷口表面更容易發揮作用,這就是我們體表受傷後自然止血的一種機制。在血管內流動的血液要形成凝血塊沒那麼容易,首先必須有粗糙的血管壁允許凝血塊附著,動脈硬化則製造了這樣的溫床。
動脈硬化患者的動脈內壁下存在含有膽固醇的像小米粥一樣的黃色斑塊,叫作粥樣硬化斑塊。它不僅使動脈內表面變得粗糙不平,而且還能造成內膜破潰形成潰瘍。在某些條件下,如血流速度減慢或血液粘滯度升高時,血小板易在潰瘍表面聚集,隨之血液在局部凝整合塊,即為血栓。這種血栓還會像滾雪球一樣逐漸擴大,導致本來就狹窄的血管發生閉塞。
由於動脈粥樣硬化多發生在大、中型動脈,因此這些血管的附壁血栓多見。又由於大動脈管粗大,不太容易因血栓而閉塞,所以血栓形成造成的血管閉塞多發生在中型動脈,如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椎動脈和基底動脈。但是,大、中型動脈所形成的血小板聚集物及粥樣硬化斑塊的脫落對遠端小動脈的栓塞性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這往往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原因。然而,腦血栓形成的病人不一定先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但有一個進行性加重的過程,即進展性中風是很常見的。當然也可以一開始就是完全性中風,這與血栓形成造成動脈阻塞的速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