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斷不了奶怎麼辦?
發佈時間: 2014-08-19 13:51:12 | 來源: 中國網-健康中國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無論對寶寶還是媽媽來説,斷奶都是一種考驗。因為斷奶,有的寶寶餓得哇哇大哭,見了媽媽就發奶癮,於是,做媽媽的只能狠心地將寶寶送到別處或自己躲出去……種種痛苦之狀不一而足。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人的需要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是需要的最低層次。生理需要獲得相當的滿足後,安全的需要隨之而生。個體需要免於威脅和孤獨,尋找保障,免於他人的侵犯。個體年齡越小,對較低層次的需要就越迫切。因此,寶寶出生以後,除了明顯地表現出對生理需要的追求外,未被明顯地表現出安全的需要。
寶寶最初生活的環境在母體內,當寶寶還是胎兒的時候,他就已經熟悉了媽媽的一切,如媽媽的心跳聲、呼吸聲等。寶寶出生後吮吸著媽媽香甜的乳汁,聽著媽媽溫柔的聲音,享受著媽媽的愛撫……寶寶習慣了這一切。每當寶寶處在媽媽懷抱中的時候,他就會感到特別的溫暖、安全。加上這個時期的寶寶還不具備照料自己的能力,如果與媽媽分離,他就會敏感地發現自己處於危險的境地,於是尋求安全的本能使他對媽媽表現出強烈的依戀感。因此,如果沒有做好斷奶前的準備,就突然給寶寶斷奶,必然會影響寶寶的情緒,寶寶大哭大鬧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斷奶對嬰兒來説是一個非常的重要的時期,是嬰兒生活中的一大轉折。斷奶不僅僅是食物品種、餵養方式的改變,更重要是斷奶對寶寶的心理髮育也將産生重要影響。這就是為什麼心理學家將此過程稱為第二母嬰分離原因。寶寶吸吮乳汁的同時不斷地與媽媽進行情感交流,獲得母愛,這對嬰兒身心發育意義非凡。如果斷奶方法不當,不但寶寶心理上難以適應,甚至還會給寶寶的身體健康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比如,有的媽媽在奶頭上涂辣椒、紅藥水、紫藥水或黃蓮水等等,試圖以此斷絕寶寶想要繼續吃奶的幻想,這是不恰當的方法,會給寶寶心理上帶來極大的傷害。寶寶除了因此哭鬧、感到恐懼、不安之外,還會吸吮手帕、褲頭及媽媽的衣物來獲得安慰,甚至形成日後難以糾正的異常行為。
解決策略
1、做好斷奶準備
給寶寶斷奶不能急於求成,而應該提前準備,採取小步遞進的辦法,給寶寶比較寬鬆的過度時間。專家認為,嬰兒會在出生前4個月形成非常牢固的飲食習慣,如果在此期間除母乳之外沒有使用過奶瓶,或接觸過其他食物,今後將很難扭轉寶寶對母乳的依賴。因此,從寶寶3個月開始,父母就要及時給寶寶添加各種輔食,讓寶寶逐漸習慣其他食品的味道。適時添加輔食對嬰兒生長髮育非常重要。
輔食的種類和數量也應隨著嬰兒月齡的增長而增加。隨著輔食數量和種類的增加,寶寶會逐漸減少對母乳的依賴。比如,寶寶3個月開始可以適當給寶寶添加些牛奶、果汁和米湯等輔食,寶寶一開始不習慣也沒關係,給寶寶嘗嘗味兒就可以,因為這裡添加輔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對寶寶的味覺進行刺激。到寶寶半歲以後,就可以考慮給寶寶添加一些固體食物比如磨牙餅乾等等,並逐漸增加輔食的種類與數量。到寶寶11-12個月時,斷奶的時機就基本成熟了。媽媽在斷奶的初期,可在添加輔食的同時,逐漸減少母乳餵養的次數,逐漸過度到完全斷奶。及時添加輔食的寶寶對母乳的依賴會相對比較弱,斷奶也比較順利。
2、讓寶寶體驗安全感
在心理上,父母要把斷奶看成是寶寶成長過程一個十分自然的階段,因為父母的焦慮情緒會給寶寶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當寶寶對母乳以外的食物味道感興趣的時候,父母可以用適當語言進行誘導和強化,使寶寶嘗試別的食物的行為受到鼓勵和表揚,並因此感受到快樂,讓寶寶在心理上將斷奶當作一個自然的過程,而不是媽媽試圖與他分離的藉口。與此同時,在寶寶準備斷奶期間應避免母嬰分離,家裏的其他新人也應有意識的多與寶寶接觸,經常帶寶寶去公園,接觸大自然,開闊眼界,踺寶寶一起做遊戲等等,讓寶寶在與其他新人接觸的過程中感受到除了媽媽之外的疼愛,以此培養著寶寶的安全感以及其他的家人的信任感。
3、斷奶可從白天開始
1-2歲的寶寶從爬行、蹣跚學步到自由行走、玩耍,他的活動範圍逐漸擴大,對周圍各種事物的興趣逐漸增加。寶寶一般白天自由活動的時間比較多,活動的空間也比較大,他對媽媽的依戀相對比較弱,因此,斷奶可以先從減少白天喂母乳次數開始,逐漸過度到夜間。此外,斷奶期間,家人可以在白天多設置一些寶寶感興趣的遊戲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弱化寶寶對母乳的依賴情緒。
4、給寶寶正確的心理暗示
經常告訴寶寶:“你已經長大了,不用吃媽媽奶了。”斷奶期間不要讓寶寶看到或觸摸母親的乳頭。當寶寶看到別的小寶寶吃奶時,媽媽可以及時誘導寶寶:“小弟弟還小,所以要吃奶。你長大了,不用吃奶了”。媽媽還可以給寶寶買一些相關的故事書,給寶寶講一講,讓寶寶從心理上接受斷奶的現實。
(中國網健康中國綜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