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中風的症狀,診斷
發佈時間: 2014-08-12 15:14:34 | 來源: 東方網 | 責任編輯: 郭洪濤
急性腦血管病(傳統醫學稱之為“中風”)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兩大類。出血性的一類主要包括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缺血性的一類主要包括一過性腦缺血發作,腦血栓形成和腦梗塞。
腦出血指出血在腦實質內,約95%以上的病人由高血壓所引起,常常在活動中發病。昏迷.半身不遂.尿便失禁很常見。病死率為43%~79%左右,在全部腦血管病 中佔首位。
蛛網膜下腔出血指出血在腦實質外,多半由顱內動脈瘤或腦血管畸形所致。病人無半身不遂,但頭痛,嘔吐,頸部強硬多見,與腦出血不同。病死率約12.8%~38.4%但本病易復發,再出血的病死率高達66%以上。
一過性腦缺血發作和腦血栓形成與腦動脈粥樣硬化關係密切。一過性腦缺血起病急,恢復也快,一般不超過 24小時,也不致死。腦血栓形成則緩慢發病,幾小時或幾天后達到高峰,昏迷較少見,主要是半身不遂。
急性腦血栓形成的病死率為5.6%~9.5%。腦栓塞絕大多數是由於心臟內的栓子流到腦動脈內,例如:風濕性心臟病伴房顫、裝有人工心臟瓣膜、感染性心內膜炎等患者的附壁栓子脫落,堵塞了腦動脈的血流而引起。發病最急,症狀以半身不遂和昏迷為主。病死率為10%左右,易反覆發作。
把出血性中風和缺血性中風區別開來有很重要的實用價值,目的是為了正確的治療。出血性一類治療原則是脫水、止血、降血壓,而缺血性一類卻要擴張血管、疏通微迴圈、抗凝,活血化瘀等,在一、定程度上治療原則是相反的。所以如果不用明確診斷而盲目治療,將給病人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所幸的是現在已經有幾種方法來做出鑒別:
一.頭顱電子電腦軸性斷層掃描術(簡稱頭顱CT檢查)這是一種無傷害性.安全
的檢查方法。對出血性中風的病人,可以立即顯示出出血的部位、大小、範圍;對缺血性中風的病人,在三天之內,90%以上也可以得到肯定的結果。不過超過兩周以後再做頭顱CT檢查,有時不易區別出血性或缺血性中風。價格昂貴是CT檢查的另一缺點。
二.頭顱的核磁共振檢查(簡稱NMR),對於腦血管病的診斷比CT檢查還要正確和 可靠,但價格昂貴。
三.腰穿檢查,化驗腦脊液,因為腦脊液就在腦和脊髓的表面和中心流動,最能反映腦和脊髓的情況。出血性腦血管病病人的腦脊液中有紅血球,缺血性腦血管病病 人的腦脊液是正常的。腰穿檢查在沒有CT或NMR檢查設備的醫院,仍然是診斷腦血管病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