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證不艾灸 虛證莫刮痧
發佈時間: 2014-07-31 10:39:39 | 來源: 大洋網 | 責任編輯: 張永生
中醫養生有了“官方指南”,在體質不明、證候不清的情況下,切莫亂吃藥、濫用刮痧、艾灸等方法
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莊禮興教授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中國藥典·2010版》中藥臨床標準修訂專家藍森麟
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近日聯合發佈了《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下稱《中醫素養》)。這一被視為中醫養生保健的“官方指南”涵蓋了基本理念和知識、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常用養生保健內容、常用養生保健簡易方法4個部分共42條,列出了一些藥食同源的中藥,肯定刮痧、拔罐、艾灸等療法,還介紹了常用養生保健的10條簡易方法。
不過,專家提醒,中醫養生保健要分體質、辨證候,比如,虛證人群就不宜刮痧,而熱證者則不宜艾灸;同樣藥食同源並非百無禁忌,體質偏陽者日常飲食要少吃花椒、大蒜,虛寒者則應少食綠豆、菊花。所以,在體質不明、證候不清的情況下,切莫亂吃藥、濫用刮痧或艾灸等保健方法。
最新發佈:
中醫養生有了“官方指南”
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6月5日聯合發佈《中醫素養》,被視為中醫養生保健“官方指南”,其內容涵蓋了基本理念和知識、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常用養生保健內容、常用養生保健簡易方法4個部分,共42條。其中,介紹了中醫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的內容有13條;介紹常用養生保健簡易方法的有10條。當天還發佈了《健康教育中醫藥基本內容》,主要用於指導基層醫務人員做好中醫藥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
專家説法:
有助正視聽,但缺詳細操作指引
“這些年來,社會上各種打著中醫的幌子、離奇古怪的所謂‘養生方法’層出不窮,被不少明眼人所詬病。”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莊禮興教授認為,此次國家衛計委和中管局聯合發佈的《中醫素養》,在某種程度上有助於“正視聽”,讓公眾有一個相對可靠、規範的指引,對用好中醫來幫助大家養生保健有現實意義。
“但這份東西高度概括,操作內容不夠具體、針對性還不夠強。”莊禮興舉例説,比如其中提到保健的五大要穴是膻中、三陰交、足三里、涌泉、關元,好像很具體,但針對不同人群不同需要,這幾個穴位遠遠不夠。如補腎要取腎俞、命門穴,補脾要取脾俞穴,而要提高機體免疫機能應取氣海、大椎、百會穴。除了取穴,點壓、按揉、掐按、拿捏、搓擦、叩擊、捶打等自我穴位按壓的基本方法該如何把握技術和力度,也都有講究,但都沒有具體介紹,所以普通人真要操作起來並不容易。
另外,在提到“藥食同源”時,也同樣存在操作指引缺失的問題。據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中國藥典·2010版》中藥臨床標準修訂專家藍森麟介紹,藥食同源的中藥,除某些地區習用的藥食同源品種外,單根據《衛生部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衛法監發〔2002〕51號》所定就有90余種,而《中醫素養》中點出的15種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後面用個“等”字略去。
“如果公眾以為提到的才可多用,沒提到的不能常用,那就大大不妥了。”藍森麟擔心這種表述會有誤導。另外,對於所列舉的藥物,具體藥性如何、哪些人群適用都無詳細説明。
特別提醒:
刮痧拔罐並非人人適宜
《中醫素養》在介紹一些基本理念和知識中,提到了刮痧、艾灸和拔罐等方法。對此,莊禮興特別提醒説,刮痧是有點皮下輕微出血的療法,虛證的病人並不適合,特別是病後初愈、體質虛弱的人群更不適用。相反,艾灸只適合虛證、寒證人群,有熱證者並不合適。
另外,一些傳統的中醫保健方法,注意事項很重要,普通人自己操作未必能做得好。比如拔罐就分多種,有水罐、火罐,在操作上需要根據不同人的體質和保健或治療的目的靈活控制拔罐的時間長短、出痧程度等,普通人自己操作很難做得好。特別是拔火罐時,操作不當很容易燙傷起水泡,必須經有資質的醫療機構培訓合格才行。
藥食兩用並非百無禁忌
《中醫素養》中,介紹常用藥食兩用的中藥有:蜂蜜、山藥、蓮子、大棗、龍眼肉、枸杞子、核桃仁、茯苓、生薑、菊花、綠豆、芝麻、大蒜、花椒、山楂等。
對此,藍森麟提醒説,中藥保健是利用中藥天然的偏性調理人體氣血陰陽的盛衰,即便是可藥食兩用的中藥,服用時也非百無禁忌,而應特別留意藥物的偏性和不同人的年齡、體質和季節的差異。像蜂蜜,藥性偏微溫,對體質虛的腸燥便秘者有助於潤腸通便;而龍眼肉、核桃仁也是溫性的,用來燉湯食療,一般體質的人一天都別超過6個龍眼肉、3個核桃仁;偏寒涼性的菊花、綠豆,體質虛寒者則不宜;花椒、大蒜燥熱,容易上火、熱氣者則應少吃;而山楂味極酸,胃痛泛酸者,尤為禁忌。
實用十招:
叩齒調息咽津搓面常梳髮
運目凝耳提氣摩腹按足心
莊禮興指出,在《中醫素養》42條當中,以下10種常用養生保健簡易方法倒是老少咸宜,但要真正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則需要長久堅持。
1.叩齒法:每天清晨睡醒之時,把牙齒上下叩合,先叩臼齒30次,再叩前齒30次。有助於牙齒堅固。
2.閉口調息法:經常閉口調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勻、和緩。
3.咽津法:每日清晨,用舌頭抵住上顎,或用舌尖舔動上顎,等唾液滿口時,分數次咽下。有助於消化。
4.搓面法:每天清晨,搓熱雙手,以中指沿鼻部兩側自下而上,到額部兩手向兩側分開,經頰而下,可反覆10余次,至面部輕輕發熱為度。可以使面部紅潤光澤,消除疲勞。
5.梳髮法:用雙手十指插入發間,用手指梳頭,從前到後按搓頭部,每次梳頭50~100次。有助於疏通氣血,清醒頭腦。
6.運目法:將眼球自左至右轉動10余次,再自右至左轉動10余次,然後閉目休息片刻,每日可做4~5次。可以清肝明目。
7.凝耳法:兩手掩耳,低頭、仰頭5~7次。可使頭腦清凈,驅除雜念。
8.提氣法:在吸氣時,稍用力提肛門連同會陰上升,稍後,再緩緩呼氣放下,每日可做5~7次。有利於氣的運作。
9.摩腹法:每次飯後,用掌心在以肚臍為中心的腹部順時針方向按摩30次左右。可幫助消化,消除腹脹。
10.足心按摩法:每日臨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順時針方向按摩100次。有強腰固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