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綠茵場小心運動傷
發佈時間: 2014-07-16 14:51:50 | 來源: 京華時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肌肉拉傷、被撞傷、腿部抽筋……伴隨著四年一度的“世界盃”熱潮,很多已經久不踢球的朋友重新馳騁在球場。但是,他們往往很難把握動作的尺度,無意間造成運動損傷。
踢足球下肢最易受損
足球運動戰術多樣且難度較大,運動中大多數技術動作主要用腳來完成,因而下肢是足球運動最容易損傷的部位。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主任醫師黃光民表示,足球運動對抗性較強,需要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以及腰部不斷進行各種難度或大或小的運動,給關節及其周圍的肌肉、肌腱帶來不小的壓力,再加上一些意想不到的拼搶和對抗,如果上場之前沒有針對這些部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那損傷就有可能不期而至,其中下肢的關節扭傷和肌肉拉傷最為常見。
肌肉拉傷多數出現在大腿前面的股四頭肌、大腿後面的腘繩肌、大腿內側的內收肌群以及小腿的三頭肌等部位。在足球運動中會發生一些急停、扭轉、鏟球等動作,動作如果不規範,或者是説用力不對,可能會造成膝關節的半月板或是交叉韌帶的損傷。膝關節扭傷有75%的可能是由於交叉韌帶撕裂。
警惕身體的超負荷警告
在綠茵場上,很多人都會抽筋。黃光民表示,抽筋多發生在小腿肌肉,是指因為肌肉內電解質不平衡導致的肌肉痙攣,肌肉在失去正常調節功能後,不自主地僵直性收縮的一種反應。發生抽筋後,小腿神經麻木、肌肉僵硬,疼痛難忍。
黃光民表示,抽筋是身體發出的警示信號,提醒我們身體已經在超負荷運轉。這個時候,一定要服從身體發出的警告。
“如果踢足球時抽筋,最好坐在地上,兩腿伸直,然後緊緊地繃住雙腿,不讓膝關節的部位彎曲,要儘量地繃直,然後用兩手扳住抽筋的那只腿的腳掌,使勁向後扳,腿部的抽筋情況就會好轉。在抽筋停止之後,要休息一會兒,對抽筋的部位進行按摩,或者用手適度地敲擊一下抽筋的部位。”
黃光民還提醒,任何運動都要量力而行,運動前最好做個身體評估,長期不鍛鍊的人儘量選擇溫和的有氧運動,避免需要突然發力的鍛鍊項目。心功能不好的人,運動時間不宜過長,最好半小時左右,運動中若有胸悶、氣短等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坐下休息;若休息也不能緩解不適,應及時就醫。
處理損傷掌握四原則
踢球的時候扭傷或者拉傷都是常見的損傷,黃光民建議出現這些情況,應該按照R.I.C.E處理:
首先是要做好休息(Rest),即在疼痛停止前盡可能不要用傷側走路。
其次是冰敷(Ice)。在扭傷或拉傷24小時內,冰敷受傷部位15分鐘,然後停5分鐘,如此反覆,盡可能多做幾次。
第三是加壓繃帶包紮(Compression)受傷部位,並稍稍用力施加一定壓力,有利於減少內部出血。
此外,還可以抬高(Elevation)。坐著的時候把腿放在幾個枕頭上,讓受傷部位比心臟的位置高一些,這有利於減輕腳部腫脹。
專家提醒,一些較重的損傷,例如關節出現劇烈的疼痛,最好在緊急處理後到醫院檢查,避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