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義務行醫60余載
發佈時間: 2014-07-15 17:09:38 | 來源: 中國青年網 | 責任編輯: 郭洪濤
72年前,時年22歲的虞元順以通信兵的身份參加了抗戰,長沙會戰、衢州會戰留下了他浴血奮戰的身影。
數年後,他棄武從醫,回到老家上饒玉山做起了“郎中”,懸壺濟世,並在當地小有名氣。
積攢下的那點錢,虞元順幾乎都用來做公益。據村幹部統計,60多年來,老人為村裏修橋補路累計捐款達40萬元。而他至今仍住在破舊的瓦房裏,家中沒有一件像樣的家電。
近日,記者來到玉山縣,走近這位樂善好施的老人。
2014年清明節期間,余金蓮一行人從湖南衡陽跋山涉水來到了玉山縣六都鄉華山村。
車子在一條煤渣路岔道口停了下來,為抄近路,幾人步行約一公里,來到了村尾一個小山坳下的瓦房門口。見到虞元順老人,余金蓮不停地點頭致謝。
虞元順老人正是余金蓮的命救恩人。
2012年春節,余金蓮被診斷出胸腔積水,“當時我的肺部全被淹沒,連肺葉都看不到,做了兩次抽液後,一直高燒不退。”轉入湖南省腫瘤醫院經過兩次化療過後,余金蓮一度瘦到了78斤,因為吃不消,便離開了醫院。
2012年年底,抱著最後一線希望,余金蓮找到了虞元順。虞元順當兵時曾學過醫術,如今在附近村莊小有名氣。
兩個月後,余金蓮的燒奇跡般退了,臉上也漸漸有了血色。
“半年中,老人只收了4000元中藥錢,和入院第一天花的錢差不多。”余金蓮的丈夫算過,妻子這場病在醫院花了近5萬元。
虞元順對錢看得很淡,“我看病不為賺錢,他們遠道而來,肯定是患了大病,花去了許多錢。我開的藥方,都是些中藥材,我只收成本價。”
隨著余金蓮等患者的口口相傳,到府來尋醫問藥的人絡繹不絕。
而虞元順的醫術在當地早就小有名氣,村裏人有個小病小災的,都會找老人瞅瞅。
虞元順的收費很低,往往只收點成本錢,若遇到小病或者家庭經濟困難的患者,乾脆就不收錢。
虞元順因此被人們稱為“神醫”,但他更喜歡自己的另一個稱號——“老兵”。
抗日戰爭中的“風語戰士”
1936年,抗日戰爭的前一年,年僅16歲的虞元順將整個家庭的重擔背負在了身上,父親的過世讓作為四兄弟中大哥的他無從選擇。
遠房親戚徐先生教他學會無線電技術後,介紹他去參加抗日部隊,當上了一名通信兵。
“我剛到部隊,就趕上了著名的長沙會戰,接下來又是衢州會戰等重大戰役。”説起這段經歷時,虞元順的眼裏始終浮現著一層笑意,一雙粗糙的手也隨之揮舞起來。
令老人自豪的是,沒過多久他就晉陞為軍直屬通信營的一個排長,屬下有20多個人、五台發報機。
像電影《聽風者》所描述的世界一樣,當時的通信兵部隊,被後人稱為“風語戰士”。
很快,虞元順遇上了他的另一個師傅,並從他身上學到了一身精湛的醫術。
1945年,抗戰勝利後,虞元順被調至上饒《民風報館》做抄報員。“當時的抄報員可是技術活,要聽得懂電碼。”老兵成為了報館技術骨幹,拿著雙倍工資。
虞元順看著同事拖家帶口,就把多餘的工資(那時候是糧食)分給大夥兒。
1945年底,虞元順辭工回到了玉山老家,過起了懸壺濟世的日子。
捐款40萬元的窮人
歷經炮火的家鄉,滿目瘡痍。
“當時鄉親們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不僅面黃肌瘦,還體弱多病。”虞元順回憶這段過往時,表情嚴肅,“後來我就去山上採藥,用石頭搗碎成粉末分給鄉親們服下,十里八鄉的人知道我有這本事,也來找我治病。”
即便是已經90多歲了,老人行醫向善之心仍沒有改變。
隔壁前洲村的佔斯理説:“老人特別好,幾年前,我因為腿疾不方便就醫,託人找到老人,沒有想到90多歲的虞元順第二天就來我家了。”惟一令他耿耿於懷的就是,“老人有個小病不收錢的原則。”
虞元順的原則,家裏人都看在眼裏,“1993年,有一個山東人王先生,服藥之後病好了,特意開車千里迢迢來找虞元順,就為了送4000元錢感謝費。老人堅決不肯收,但對方硬是丟下錢就走了。”
後來,老人把錢全部交到了華山村村支書佔周軍手上,提出用於修路。
對於老人捐款的善舉,佔周軍有些習以為常,“老人動輒就捐個5000、1萬元用來修橋補路什麼的”。
但每次到老人家時,他都難以釋懷,一間客廳、一間廚房外加兩間土墻搭起的房間,便承載了老人幾十年的生活,房子還在村子的最後一排,靠著山,陰暗潮濕。
“如果不是親眼見到,我都不敢相信他過得這麼苦。”佔周軍説,以至於後來鄉鎮領導都給老人做工作——“政府幫你修房子,不要錢!”老人卻説:“還是把錢留給更需要的人吧。”
佔周軍統計過,60多年來,老人為村裏修橋補路累計捐款達40萬元。而對於這筆數字的來龍去脈,虞元順努力想了很久,還是搖著頭對記者説,“記不清了。”
“爺爺存不住錢,他和奶奶常年吃素,省下來的錢,除了購買藥材,剩下的都捐出去了。”而立之年的孫子虞禮凡前不久從杭州回到了老家,他時常看著後山發呆,懷念起兒時和爺爺上山採藥的日子,“那時雖然日子過得苦,爺爺卻有講不完的故事。”
“一毛不拔”的爺爺
2000年後,華山村村裏的路通了。“當初我念中學,每天都要4點鐘爬起來趕十多裏山路,現在小孩可以直接坐三輪車上學了。”住在老人家附近的鄭禮駿明顯感受到了通路的好處。
村民虞尚龍告訴記者,村裏沒通路之前,山路泥濘難行,騎自行車都會濺一身泥,“現在好了,外面的車子都願意來我們村載客了”。
採訪中,村裏人對修好的馬路讚不絕口,但對於虞元順的付出卻知之甚少。
記者注意到,現在的華山村雖然地形複雜,但水泥路基本上通到了家家戶戶的門口,村民多建起了3層小洋房。但鮮有人注意到,虞元順老人還一直住在僅一層的瓦房裏,而且處在山坳深處,並沒有通路。每次回家時,虞元順都要從門前的小山坳沿著階梯爬下。
有人勸老人,錢不如留給兒孫,至少能減輕子女的負擔。但老人覺得,“兒孫自有兒孫福,留錢給他們就是害他們”。
事實上,老人每年能積攢的錢並不多,他沒有主業,除去年輕時替人寫文書、抄表的收入,現在僅靠妻子每月2000元的教師退休工資度日。對於其中的苦,虞元順只字未提。
“他們自己吃慣了苦,卻又看不得別人吃苦。”虞禮凡説,雖然小時候抱怨過爺爺不給一分零花錢,但現在看來,爺爺更像是家中的根,“根在,大樹才能枝繁葉茂”。
如今,老人的家庭已經有了50多口人,3個兒子都在杭州做小生意,安居樂業;3個女兒嫁在本地,如今也當上了奶奶。
在老人這間不到70平方米的瓦房裏,除了有佈滿灰塵的感謝錦旗外,土墻上的全家福也格外顯眼,上面密密麻麻地擠著五十來號人,四世同堂,家人安康,是老人最開懷的事情。
堅持走行善之路的老人
“2013年5月,得知雅安地震後,爺爺又把自己和奶奶準備的百年後用來買棺材的錢都捐了出去,總計2.02萬元。”為此,虞禮凡和爺爺爭執了起來,最終還是妥協了。
2011年11月,上饒體彩分中心工作人員第一次來到華山村為虞元順頒發愛心獎。一開始老人不肯接受獎金,後來經過村支書的勸説,才勉強同意。
然而,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老人接過獎勵後,又從懷裏拿出一沓錢來,連同剛剛收到的1萬元獎金,一併交給了村支書:“這是我自己的4000元,再把大南鎮至華山村的路修一修吧。”
不過,令虞禮凡難以忍受的是,也有人説爺爺的風涼話。“你爺爺真傻,這麼大年紀了,還來出這些風頭。”這種説法在玉山縣開展“凡人善舉,感動你我 ”2013年度人物評選時一度鬧得沸沸颺颺。
對於這些,虞元順並沒有在意:“行善積德是本分。”
“凡人善舉”評選揭曉後,虞元順成功當選了,但他沒去領獎。
採訪時,虞元順的妻子時常凝望著丈夫。她説,現在年紀大了,老人也沒有那麼多精力給更多的人看病了,但行善的路,他依然會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