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感動過我們的人和事
發佈時間: 2014-07-09 14:10:28 | 來源: 中國青年網 | 責任編輯: 郭洪濤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幹部才稱職”。今天的《那些年感動我們的人和事》,讓我們一起走近壽光市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被譽為“大棚蔬菜之父”的王樂義。
王樂義,山東壽光人。1965年入黨。1978年被推選為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擔任村書記36年來,他試驗成功了冬暖式蔬菜大棚技術,結束了中國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鮮蔬菜的歷史;他拖著病殘之軀,無私傳授蔬菜大棚種植技術,使億萬農民走上了致富路。
現在三元朱村的大棚,已經從第一代發展到第五代。王樂義和幾個老夥計説,當年大棚的推廣卻沒這麼輕鬆。
1978年9月,王樂義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剛做完直腸癌手術的他,帶領著幹部群眾種果樹、拔“窮根”,村民們收入從幾十塊錢增加到一千多元。溫飽解決了,如何能更富裕?王樂義想到了搞蔬菜大棚。
“一冬燒上三四噸煤它還值不上黃瓜來,你説冬天不燒煤,光指著太陽曬能曬出黃瓜來?大會一散,鄉里鄉親沒有報名的。”
村民們被嚇回去了,王樂義就動員17個身富力強的黨員帶頭幹。時任壽光孫家集鎮鎮長馬金濤回憶:“這十七個棚總投資十七八萬,接近二十萬,萬一失敗了不但群眾致不了富,還會出來十八個困難戶。”
王樂義説:“誰知道誰編順口溜你説是,説樂義傻樂義瘋,怎麼窮怎麼折騰。好話沒一句。我怎麼指責,唯有的辦法就是我們把大棚搞成功。就是説這個黨員幹部要有這個能力。”
大棚收穫了,村裏一下子冒出來17個萬元戶,村民們心動了。第二年,三元朱村建起了180多個大棚,戶均增收1萬多元,引起了轟動。有人找到王樂義,希望能把技術向外推廣。
從1990年開始,王樂義在全國免費推廣大棚技術。甘泉縣胡皮頭村支書賀樹發告訴記者:“住這,開門給你看看,就住那個炕上,這還支個床。他做飯就在那做。生活條件可辛苦了。”
連續工作,王樂義累倒了。時任孫家集鎮黨委書記任子廷回憶:“當時我勸他了,不能光傳播經驗,把身體累垮了。他就是和我説任書記咱顧不上這些。看看這個地方這麼窮,我們那裏那麼好,恨不能把所有的經驗都介紹給他。”
大棚技術帶動農民們迅速走上了致富路。在冬暖式蔬菜大棚發祥地三元朱村,“樂義蔬菜”成為中國蔬菜産業唯一的馳名商標,有機蔬菜遠銷國內外,科技創新引領著全國蔬菜種植新潮;從幼兒園、敬老院到農民科技培訓學校,三元朱村的發展也惠及著每個百姓。
“衣食住,從新農村建設到新樓去別墅區;行,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轎車。”壽光市三元朱村村民王岩濤説。
王樂義説:“鄉里鄉親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你這個村幹部就能當好,鄉里鄉親都能滿意,另一個,當村幹部,不能辜負了鄉里鄉親的期望。就是要一心一意的領著鄉里鄉親過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