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計委調查稱90後農民工社會融合有待提升
發佈時間: 2014-07-08 10:46:42 | 來源: 健康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與中國人民大學等單位聯合在京發佈對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狀況的分析調查,指出我國流動人口已初步融入城市,基本實現在流入地的生存立足。
政府提供技能培訓,可明顯促進流動人口社會融合
為綜合測量流動人口總體融合狀況,國家衛生計生委委託中國人民大學牽頭,研究編制了流動人口社會融合指數指標,並根據上海等8個城市進行的社會融合專題調查數據,對流動人口融合狀況進行分析。
該課題牽頭人、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楊菊華介紹,流動人口社會融合指數包括經濟立足、社會接納、身份認同、文化交融等指標,指數得分介於0—100之間,取值越大,表明融合程度高。
調查顯示,流動人口的文化交融得分最高,為67.6分,其次是經濟立足,第三為身份認同,社會接納得分最低,為58.2分。“這表明流動人口的社會網路依舊處於血緣、親緣、地緣階段,與本地人有較大的社會隔離,總體融合水準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楊菊華説。
調查發現,經濟發展水準較高的地區,流動人口經濟立足水準較高;經濟發展水準較低的地區,經濟立足情況不佳,但流動人口社會接納、文化交融和身份認同狀況較好。“這表明,經濟發展程度與社會融合之間存在著較為複雜的關係。”楊菊華認為,經濟發展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流動人口的經濟立足,但經濟發展未必帶來流動人口與流入地本地居民在行為、文化和心理方面的融合。
調查顯示,跨省流動人口的總體融合水準較低,但經濟立足狀況較好;跨縣流動人口更易實現社會接納,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認同感和歸屬感較強。
楊菊華分析,市內流動人口熟悉當地的社會環境,擁有相同或類似的文化背景,語言行為更易適應,融合障礙較小;跨市流動開始出現語言交流障礙,社會關係網路不再密集,勞動就業、保障居住等問題凸顯,故融合程度稍低;跨省流動使空間距離的影響最大化,社會關係需要重構,行為習慣或完全不同,社會保障缺乏,即使跨省流動可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和較高的工資,也會被親情缺乏、語言障礙、習慣差異、歸屬不明所抵消,導致總體融合水準較低。
受教育程度越高,社會融合水準越高。受過大專及以上教育的流動人口融合指數得分超過僅有小學及以下教育水準者14分,二者在社會接納方面的差距更高達22.5分。表明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相對容易為當地市民所接納。而政府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可明顯促進流動人口社會融合。
保障流動人口在流入地的社會福利
調查還顯示,新生代農民工社會融合境況堪憂。“90後”農民工的社會融合指數得分僅為55.7分,比“80前”和“80後”農民工均低10分左右。楊菊華認為,這是因為“90後”農民工雖然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但其工作穩定性較差,專業技能較缺乏,工作經驗和社會歷練較少,社交網路狹小且同質性強,社會資本積累不足。
“城鎮化健康發展的核心指標,是實現流動人口市民化。”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深化人口流動遷移相關經濟社會政策研究,促進流動人口社會融合,保障流動人口在流入地的各項社會福利,已經成為中國社會未來城鎮化發展不能回避的緊迫問題。
楊菊華建議,加快落實戶籍制度及相關制度改革,為有融入意願的流動人口掃除體制和制度壁壘;搭建對話平臺,增進彼此認同;實施易於操作且受歡迎的融合項目,如子女託管、學習輔導、文化娛樂等,探索解決社會融合重點和難點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