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幼兒

如何守護孩子的“0~3歲”

發佈時間: 2014-07-02 15:01:15   |  來源: 健康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兒童早期發展,是指從孕期到出生後3年,對兒童衛生、營養、教育、環保等方面開展科學的綜合性干預。近日,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的全國兒童早期發展研討會上,眾多與會專家表示,兒童早期發展不僅影響兒童生理和體格發育,也影響智力發育及心理、認知、情感和社會適應性,在兒童的生存和保護問題得到基本解決後,早期發展應得到重視。

  給出一個“健康處方”

  “相關研究表明,兒童早期,特別是從胎兒期至出生後3歲,是決定其一生健康狀況和能力發展的最關鍵時期。”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會長朱宗涵説,兒童早期發展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兒童潛能的發揮,通過促進親子交流與互動,提高撫養者對年幼兒童各種需求的及時應答水準,可以改善兒童營養及健康水準。

  朱宗涵介紹,兒童早期發展促進工作賦予了兒童保健工作更多內涵,內容包括兒童體格發育、智力、疾病預防、科學餵養、心理行為、運動發育、語言發育、認知能力發展、社會適應能力發展等,涉及多個領域和部門的協作。

  目前,許多國家啟動了兒童早期發展項目,例如,美國形成了由衛生部門和教育部門聯合實施,聚焦于從出生開始到小學三年級兒童的兒童早期發展項目;牙買加實施了兒童營養與早期發展干預項目;肯亞等非洲國家設立了社區兒童早期發展活動中心等。

  我國從2001年開始兒童早期發展的實踐和探索工作。目前,兒童早期發展中心(門診)基本設立在婦幼保健機構,在省級範圍內,全國26個省級婦幼健康服務機構不同程度地開展了兒童早期發展工作。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早期發展訓練中心負責人徐海青介紹,該院通過資訊平臺向家長介紹兒童早期發展的重要性和服務內容,家長自願選擇是否接受這項服務。兒童早期發展訓練中心的工作人員經過初步檢查和分析,判斷孩子在營養、體能、智力、心理和社會行為等方面的情況,然後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給予指導,給出一個“健康處方”,比如建議孩子在營養方面應該注意什麼,告訴家長怎樣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情感交流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

  早期干預降低殘疾發生率

  朱宗涵説,兒童早期發展促進工作的另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於篩查出患有疾病與發育問題的孩子及時干預,幫助他們早日回歸主流社會。

  徐海青介紹,1998年,她帶領團隊隨訪了588例早産兒,其中34周~36周出生的患兒,不同程度殘疾發生率為20.7%,32周~34周患兒為47%,小于28周患兒為80%。

  2001年,該院開展了兒童早期發展促進工作。2003年,徐海青和團隊隨訪600例經過感覺統合訓練、精細運動訓練、智力訓練等多種訓練及治療的綜合干預的早産兒發現,患兒不同殘疾發生率為7.9%;2011年,隨訪600例經過綜合干預的早産兒發現,患兒不同程度殘疾發生率為2.8%。

  徐海青説:“通過3次隨訪可以看出,通過對兒童的早期干預,早産兒發生不同程度殘疾的幾率呈降低趨勢,原因包括干預方式的不斷進步以及患兒依從性的提高,也包括新生兒搶救技術、圍産期保健技術的進步等。”

  來自世界銀行的報告分析中提到,兒童早期發展項目可以更好地促進社會的公平性,提高其他各類社會投資的效率,對於解決國家貧困問題以及社會不平等問題具有重要作用。美國芝加哥大學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海克曼的研究表明,對兒童早期發展每投入一美元,將給社會帶來7美元~12美元的回報。

  要做的基礎工作還有很多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老年與婦幼健康服務處處長郗淑艷表示,兒童早期發展促進工作目前處於探索階段,相關服務內容和服務流程,需要從國家層面制定規範,指導地方工作;還要對相關人員進行統一培訓,提高兒童早期發展的服務品質。另外,兒童早期發展相關人員的缺少和人員發展問題,令不少婦幼保健機構負責人頭疼。

  徐海青表示,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早期發展訓練中心目前有兒科醫生41名(同時承擔常規兒童保健工作)、護士61名(同時承擔常規兒童保健工作)、康復師6名、幼兒教師4名、特殊教育教師20多名、心理醫生2名。2013年,該中心門診量為11萬人次(接受全程服務的兒童和父母)。“這樣的工作量是靠每位工作人員幾乎全年不休假完成的。正常情況下,中心至少還要增加一半的工作人員。”

  河南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該院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指導中心負責人姚梅玲表示,兒童早期發展中心的工作人員包括醫護人員、幼師、特殊教育教師等,目前除了醫務人員外,其他人員的晉陞沒有依據,導致難以留住人才。如果這個問題得到解決,會很大程度推動兒童早期發展促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