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與副傷寒有什麼表現?
發佈時間: 2014-07-02 09:02:52 | 來源: 中國健康網 | 責任編輯: 郭洪濤
副傷寒的潛伏期一般為8~10天,有時可短至3~6天,較傷寒短。副傷寒甲、乙的症狀與傷寒類似,但副傷寒丙的症狀較特殊。
(一)副傷寒甲、乙 起病緩慢,但不少患者起病急劇,尤其副傷寒乙患者居多。開始會出現急性胃腸炎症狀,如嘔吐、腹痛、腹瀉等,約2~3天后症狀減輕,體溫隨之升高,傷寒樣症狀出現。常于3~4天內發熱達高峰,波動較大,極少稽留。熱程較傷寒短,毒血症狀較輕,但腸道症狀則較顯著。較早出現皮疹,且數量多,直徑大。復發與再燃多見,而腸出血、腸穿孔少見。
(二)副傷寒丙 臨床症狀複雜,常見有以下三種類型:
1.傷寒型 症狀與副傷寒甲、乙大致相似,但較易出現肝功異常。
2.胃腸炎型 以胃腸炎症狀為主,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病程短。
3.膿毒血症型 常見於體弱兒童和慢性消耗疾病患者。發病急、寒戰、高熱、熱型不規型,熱程1~3周不等。常有肝脾腫大、皮疹、並可出現黃疸。半數以上病人可出現胸膜炎、膿胸、關節及骨的局限性膿腫、心包炎、心內膜炎、腎盂炎、腦膜炎等遷徙性化膿性並發癥,此類並發癥極頑固,治療期長且困難。
(三)典型的傷寒自然病程為時約4周:
1.第1周:初期,起病緩慢,最早出現的症狀為發熱外,常伴有全身不適,食欲減退,乏力,咽痛與咳嗽等。隨著病情逐漸加重,本溫呈階梯形上升,5~7天內達39~40℃,發熱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戰,退熱亦少出汗。
2. 第2~3周:極期,出現傷寒症狀,有助於診斷。
1)高熱持續不退,可持續約10~14天, 50%~75%患者呈稽留熱型,少數患者呈不規則熱型或弛張熱型。
2)腹部不適,腹脹,多有便秘,少數則以腹瀉為主。因為腸道病多在回腸末段與回盲部,右下腹可有輕度壓痛。較為明顯的是消化系統症狀食欲不振且舌尖與舌緣出現舌質紅,苔厚膩(即所謂傷寒舌)。
3)由於傷寒桿菌內毒素作用中樞神經系統,患者表情淡漠,精神恍惚,呆滯,反應遲鈍,聽力減退,重者可有譫妄,昏迷或出現腦膜刺激徵(虛性腦膜炎)。神經系統症狀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成正比,此等神經系統症狀多隨體溫下降至逐漸恢復。
4)臨床症狀中會出現迴圈系統症狀常有相對緩脈(20%~73%)或有時出現重脈,但併發中毒性心肌炎時,相對緩脈不明顯。
5)第6天開始會出現脾腫大,在左季肋下常可觸及60%~80%的腺腫大,質軟或伴壓痛。少數患者肝臟亦可有30%~40%腫大,質軟或伴壓痛,重者出現黃疸,肝功能有明顯異常者,提示中毒性肝炎存在。
6)到7~13天出現皮疹,20%~40%的患者皮膚會出現12個左右的淡紅色直徑約2~4mm的小斑丘疹,熟稱玫瑰疹,按壓會退色。小斑丘疹分批出現,多在2~4天內消失。主要分佈于胸,腹,也可見於背部及四肢,出汗較多者會出現水晶形汗疹(或稱白痱)。
3.第3~4周:緩解期,隨著人體對傷寒桿菌的抵抗力逐漸增強,體溫出現波動並開始下降,食欲好轉,腹脹消失,脾腫開始回縮。需特別提高警惕的是本期內有發生腸出血或腸穿孔的危險。
4. 第4周:恢復期,相當於病程末期。體溫恢復正常,食欲好轉, 1個月左右即可完全恢復健康。
復發與再燃:症狀消失後1~2周,臨床表現與初次發作相似,血培養陽轉為復發,復發的症狀較輕,病程較短,與膽囊或網狀內皮系統中潛伏的病菌大量繁殖,再度侵入血迴圈有關;療程不足,機體抵抗力低下時易見。偶可復發2~3次。再燃是指病程中,體溫于逐漸下降的過程中又重升高,5~7天后方正常,血培養常陽性,機理與初發相似。
診斷
1. 持續高熱,呈稽留熱,少數為弛張熱或不規則熱。
2.相對緩脈或重脈。
3.食欲不振,出現腹脹、便秘、腹瀉、右下腹壓痛。
4.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反應遲鈍、聽力減退。重症者有譫妄,昏迷或急性腦膜炎。
5.肝脾腫大、壓痛。少數黃疸、肝功能異常。
6.皮疹(玫瑰疹)見於胸、腹、背部和四肢皮膚出現淡紅色小斑丘疹,見於病程7-13天,數目少,分批出現。
7.傷寒併發腸出血或腸穿孔時,會引起相應的症狀和體徵。
實驗室檢查,病程中白細胞計數減少,分類中性淋巴細胞相對增加,而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或消失,肥達氏反應(+)呈4倍以上增長,抗“O”>1:80,抗“H”>1:160有意義,細菌學檢查,發病1~2周血培養陽性率最高,3~4周尿便培養陽性機會高,骨髓培養陽性率較血培養高且持續時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