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老人

老人為何偏愛保健品?

發佈時間: 2014-07-01 14:19:40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有病治病,沒病強身。”這是很多老年人對保健品的認識。然而近年來各地老人深陷保健品迷局的例子層出不窮。

  據6月6日《錢江晚報》報道,胡奶奶買了20余萬元保健品,家中現在仍剩有11萬多的産品。按現在的服用速度,這些保健品至少還可服用7年以上。至於“85歲老教授日服20種保健品,10年花費幾十萬元”、“老人買保健器械三天花光退休金,子女拽都拽不住”等新聞,隔三岔五也會重演。

  正是了解到老人偏愛保健品的特點,一些保健品企業形成了專門針對老年人的行銷模式:邀請老人參加健康養生講座,免費發放小禮品,甚至組織免費旅遊,為其檢查身體、提供健康指導,吸引了一大批老人信任、購買産品。然而現實往往是這樣的:合規的保健品不蒙人,忽悠人的保健品卻常常是謀財又害命。對於上當老人而言,靡費養老金與活命錢不説,還可能延誤了疾病治療。

  不過,對於屢見不鮮的“老人為保健品狂”現象甚至頻頻出現的騙局,我們也不能責怪老人們的“防忽悠指數”太低,因為還有三個層面的重要因素:一是國內保健品市場混亂。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健康産業年産值5600億元左右,生産企業共約1700家,2015年我國營養與保健食品産值預計將達到1萬億元。雖然2013年以來,政府多次提出促進發展健康産業,國務院還印發了《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但具體到市場,依然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工商、食藥監、公安等“九龍治水”,始終未能厘清規矩與秩序。

  二是老年人的健康剛需沒有找到制度化的出口。理論上説,老年保健應該是兩個部分,基礎的由衛生部門兜底,高級的由市場服務來調節。然而,在新醫改等未能有效解決好老年保健需求的背景下,老年保健幾乎一股腦地被推向了起步中的保健市場。一句話,醫衛部門沒能解決好的事情,保健品卻在操心,出問題在所難免。

  最後,還有子女們的問題。老人偏愛保健品,是因為保健品行銷人員比子女“貼心”。一些保健品騙局之所以屢屢得逞,秘密武器便是“溫情推銷”。尤其是空巢老人,兒女常年在外,對“貼心關懷”毫無免疫力。儘管常回家看看的理念已經寫入《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但在二元結構的現實面前,天倫之樂、天年之養,恐怕比高價保健品更難實現。

  法國作家司湯達説,“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一個老人頻頻陷入保健品迷局的社會,顯然不是公眾之福。從保健品市場秩序入手,關懷老年保健權益的兌現程式,這是全社會都該關心的良心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