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暴力傷醫,如何釜底抽薪
發佈時間: 2014-06-30 15:40:23 | 來源: 解放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近日,一組“醫生手術32小時累倒在地”的照片在網上熱傳,讓不少人開始重新審視醫患關係。本該休戚與共的醫患關係,為何卻矛盾糾結,甚至因爆發惡性傷醫事件而變得緊張?在日前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和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的 “科技與人文的對話”上,三位學者跨界聚焦“弘揚核心價值觀,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共同求解醫患矛盾對策。
解放評論:對於暴力傷醫,社會上除了譴責之外,也有不同聲音,譬如,認為是因為醫生平時收紅包、窮人看不起病啊,似乎是醫生先犯了錯誤。對這種聲音該怎麼看?
葛劍雄:暴力傷醫是犯罪,基本底線不能突破。現在確有個別醫生把患者當成營利目標,但不能把個別醫生的問題擴大到整個群體,認為醫生就是收紅包的,這就會造成不同階層、不同群體之間的對比甚至對立。
胡守鈞:醫患是共生關係,兩者相互依賴,病人離不開醫生,醫生也離不開病人。但是每個主體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有時就會産生矛盾、衝突和糾紛。所以,醫患關係的張力是內在的,而不完全是外在的。但是,我們可以優化醫患共生關係,減少矛盾,增加和諧,這就要遵守兩個原則:一是共生關係雙方都要遵守一定的約束條件。醫生要在法律框架下工作,病人要在法律框架下求醫。雙方都嚴格遵守法律、遵守制度,是和諧醫患關係的關鍵所在。二是共生關係雙方要強調權利和義務的對等。醫生有權利,也有義務,即要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病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即要尊重醫生,遵守公民道德。不能只講權利,不講義務。
解放評論:有媒體報道,北京21家市屬醫院將進行安防系統升級改造。院方自我保護措施的升級能解決醫患矛盾嗎?
胡守鈞:不管有沒有醫患糾紛,醫院作為公共場所都需要加強安全建設,其中必然包括硬體設施的更新升級,還應採用更多疏導的辦法,將問題防患于未然。從制度角度來看,建議在醫患雙方之間引進第三方機制,在醫院設立醫療社工。當醫患之間出現摩擦時,如果有醫療社工作為專業性的第三方介入,就容易保持資訊暢通、彼此理解、紓解情緒,更好地化解醫患衝突。
楊秉輝:醫學既是科學,也是“人學”,醫學是為人服務的,醫生要有一定的人文素養、人文精神。但現實情況是,很多醫學院畢業的醫生並不了解病人,也不了解社會。為什麼醫學會重技術輕人文呢?我國現實情況是科技不夠發達,所以關注技術的發展有其合理性。但關注的方式,往往是要求醫生寫論文、做科研、爭取科研資金。然而,是一個更懂科研的醫生是好醫生,還是一個臨床水準更高的醫生是好醫生?從結果上來看,重視了技術,忽視了人,人自然就會不滿。這也是醫患關係緊張的一個原因。所以,醫學要更關心人,要在醫學教育中加強人文素質、心理知識、社會知識等領域的教育。
解放評論:要遏制暴力傷醫,如何釜底抽薪?
楊秉輝:要正確看待醫學。醫學可以治愈很多疾病,但也是一門有缺陷的科學,尤其是面對生命終結、一些慢性病時,醫學並不是“萬能丹藥”。所以,現在提倡醫學轉型,從治愈型醫學向照顧型醫學轉變。其重要性可以通過一個例子來理解:一個患糖尿病的孤寡老人,醫生可以告訴他怎樣控制飲食、怎樣控制營養,但沒有人給他做飯吃,病人就不可能實現醫生給予的指導。我國現在提倡的全科醫學,就是一種整合服務,給病人最好的照顧。
葛劍雄:化解醫患糾紛,還應當培育理性的社會土壤。本來病人、家屬、醫院,是相互協作的共同體,但在非理性的環境下,就會以偏概全、甚至顛倒是非。所以,要形成和諧的醫患關係,不能只對症醫療領域,還需要把利益、人情、價值觀等醫療之外的問題理清楚。
記者:李小佳
嘉賓:葛劍雄(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教授)
胡守鈞(復旦大學教授)
楊秉輝(中山醫院原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