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名醫解讀

名醫線上:走進于平華的診室

發佈時間: 2014-06-27 17:28:11   |  來源: 光明網   |  責任編輯: 馮晨

  于平華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十幾年來一直從事精神疾病診療工作,對失眠、抑鬱、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有深入的研究以及獨到的見解。曾先後受邀參加國內精神疾病學術交流研討會,並多次遠赴英國、法國、新加坡等地進行學術交流,相關科研成果和學術論文曾在國內外同行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喜怒哀樂——記者跟拍于主任忙碌的一天

  2014年6月23日上午,一位年近50歲的阿姨推門進入于主任診室,她表情異常冷漠又稍顯急躁,于主任招呼她坐下之後,她忙不迭地説:“醫生,趕緊給我開點藥,我一會還要給我孫子做飯吃呢!”一陣焦躁的表述之後,她擦擦臉頰和脖頸處的汗。

  于主任耐心地聽著這位阿姨的陳述,待到阿姨情緒稍微平穩一些的時候,問道:"您身體哪不舒服啊?以前來我們醫院看過嗎?“沒有”她略有些不耐煩地答道。"這樣,那我幫忙檢查一下,確定到底是哪不舒服,您説這樣好不好?"于主任耐心地勸導著。“哎呀,我就是最近總是失眠,你這醫生真煩,我就要開點安眠藥,檢查啥啊?”那阿姨説著還甩了個大白眼,並氣哄哄地走了。

  (通過與于主任交談才得知,平時像這樣情緒不穩定的患者很多,特別是和醫生不熟的,一開始的對話都會讓人莫名其妙。)

  與主任耐心講解 “一對一”交流患者進入治療狀態

  下午2點鐘,那位阿姨再一次進去于主任的診室,不等大夥説話,她就説道:“于主任啊,上午是我不對,最近總是感覺心裏憋得慌,以前每天晚飯後都會去跳舞,可是最近根本沒有那個精神,而且夜間還總是睡不著”在長達2小時的“倒苦水”之後,于主任算是摸清了些頭緒,並穩定住這位患者的情緒,勸導其進行了一次腦源神經檢測。

  在檢測之後,確定了于主任的初步診斷,這位阿姨是得了“老年抑鬱症”,其情緒異常不僅僅與家庭關係有關,還可能與身體上常年存在的疾病也有關係。這不,檢查才剛結束,這位阿姨又開始了:“唉!我這人命就是苦啊,二十幾歲生完孩子之後就得了皮下囊腫,三十歲時子宮肌瘤又住院了。幸好有個小孫子跟我很貼心,要不你看我活著還有啥意思啊,是不,于醫生?”

  這位阿姨的神情瞬間變得更加激動,在我看來,她的情緒換頻道真是太快了,還總是説不完的抱怨。可是,于主任卻一直很在狀態,在聽到阿姨孫子的説話,她仿佛找到了看診的“切入點”了,並迅速繞開話題:"您孫子多大了?聽你這麼一説,我感覺這孩子還挺可人……在一陣嘮嗑之後,證實了這個點切入地很奏效:這位阿姨情緒立馬“轉晴”了。就這樣,這些患者慢慢被于主任帶入了看病狀態,並越來越配合。

  一天工作下來,于主任接診了3個患者,在我看來,每個患者都是在“折磨人”。看診結束了,一天也就一晃過去了。我看了看手錶,都已經晚上7點了。于主任笑笑説: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準時下班是少有的,只要患者病能看好了,我就非常欣慰了。